首页 | 中心概况 | 理事会员单位 | 下载专区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 风保学社   
陈凯:用弹性延迟退休缓解养老金压力

  2020-06-12

  在前不久刚刚落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养老问题不出意外的再度成为了代表们讨论焦点和政府关注的重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强调要“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近年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已经由于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而存在着非常大的缺口压力,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也饱受争议。如何才能在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同时保持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政策手段,试图从鼓励生育、改革基金收支制度等角度从根源上疏解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解决养老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对不能一蹴而就。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有关部门必须要在短期内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养老基金的缺口压力,同时也可以给长期改革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个人认为尽快实施具有一定弹性的延迟退休政策是短期内缓解养老基金压力的有效举措。

  首先,延迟退休。这一个问题已经被各种渠道反复提及,但为什么一定要延迟退休呢?我国养老制度中目前规定的退休年龄是“男性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这一个标准是我国建国时期所制定的,长期以来没有做过任何的调整。建国70余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和居民健康状况得到了长足的改善,居民的期望寿命也大幅提高。现在的退休年龄政策无法充分的反应我国人口结构和预期寿命的巨大变化。适当的延迟退休年龄是适应当前社会环境的。早在2012年6月,国务院就曾经在《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这是政府层面首次明确提出将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此后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表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理论上,延迟退休年龄会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给养老基金带来立竿见影的政策效果。在短时间内缓解养老基金的给付压力。实践上看,近年来很多其他国家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退休年龄调整,以此来应对老龄化和养老基金压力的问题。从其他国家经验来看,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政策是比较能被接受的方案之一。在精算平衡的前提下,退休年龄上每年只延迟几个月,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完成平滑过渡。这样会较好的被居民大众所认可。在推迟退休年龄的同时,还需要推动其他措施的配合,强化养老保险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

  其次,要有一定弹性。一刀切的延迟退休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改革方案。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每个人在接近退休时的身体状况和财富积累状况都不尽相同。单一的退休制度很难适合所有人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的改革政策一定会受到很大的社会阻力。对于一线体力劳动者和下岗职工以及没有固定工作的人而言,很多人的生活状况都比较差。这些人在50岁以后,身体健康也会出现不少问题,工作和就业压力很大。他们对退休和退休金非常渴望,延迟退休政策会伤害这些人的切身利益。

  延迟退休政策的核心并不是真正的“延迟”退休,其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解决养老基金压力。个人认为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核心是帮助居民更好的管理在职和退休后的收入分配问题,退休政策则需要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不同的工作性质给人们在退休时带来的影响存在着显著不同。对于办公室的行政人员和白领阶层,延迟退休几年并不会有工作量的明显提升,反而会因为工作年限的延长而获得更高的收入和养老金。但对于一些依靠体力工作的员工来说,他们本来已经可以踏踏实实的领取养老金,颐享天年。退休年龄的提高会增加这些人的身体负担和精神压力,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如何权衡不同人群的利益才是退休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一定弹性退休制度,可以允许居民在一定年龄范围内自由选择是否退休。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上来看,很多国家都会采用具有弹性的延迟退休政策,规定一个最低的退休年龄、一个最高的退休年龄和一个正常的退休年龄。大部分人的退休时间都是正常的退休年龄。当个人因为家庭或身体原因需要提前退休且领取养老金时,只要年龄超过最低退休年龄都可以选择退休,领取金额可以根据提前的年限适当减少。而如果个人希望进一步推迟退休的话,只要在最高的退休年龄之前都可以继续工作。这样,两方面的退休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低收入低技能的人会选择早退休,而类似医生、教师和律师这些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更多人会选择延迟退休。这也可以减少当前一些行业返聘或“退而不休”的现象。

  最后,延迟退休只能缓解短期压力。虽然延迟退休政策可以有效地缓解养老基金的压力,一定弹性的制度也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但这一政策只能解决养老保险的短期缺口。由于制度改革和人口结构所造成的长期精算不平衡问题则无法通过延迟退休政策来解决。因此,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问题一定要放到长期来看。自我国1997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因为改革所造成的制度缺口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填补。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的恶化,这一缺口更是有逐渐放大的趋势。将一定的国有资本划转到养老基金和其他社保基金中来弥补制度缺口势在必行。2019年,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的通知》,这有利于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为应对未来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不断增大而做好长期的战略储备。除此以外,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最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等制度参数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建立长期的调整机制,从而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精算平衡和长期资金可持续性。

  养老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释放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信号。希望能尽快推进切实可行的弹性延迟退休政策来缓解养老基金的短期压力,并结合制度参数调整、国有资产划拨等多方面的举措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长期压力。

  转载自《中国银行保险报》“北大保险评论”栏目第695期,2020年6月12日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43室(100871)    电话:(8610)6276-7308    理事会员专线:(8610)6417-8390    传真:(8610)6276-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