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秦雪征教授接待Research Policy主编Lee Keun教授

 

  2024年12月,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顶刊主编讲坛”系列讲座邀请,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Research Policy主编李根(Lee Keun)教授来访北大经院并开展学术讲座与交流。

 

  12月16日上午,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秦雪征教授及经济学院教师代表与李根进行会见座谈。秦雪征教授对李根的来访表示欢迎,并表示期待以后持续保持交流、加深合作。陪同李根来访的还有韩国京畿大学国际经营系主任刘子阳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章政教授、王跃生教授、王大树教授、季曦长聘副教授、刘蕴霆长聘副教授、年永威助理教授、黎新平研究员、闵瑛美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孙震长聘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曹思未副教授等参加了座谈。

 

  会见座谈现场

 

  稍后,李根教授在经济学院107会议室作了题为“后来者迂回的创新发展道路:在去全球化时代管理全球与地方的接口(Innovation-Development Detours for Latecomers:  Managing Global-Local Interfaces in the De-Globalization Era)”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秦雪征教授主持。

 

  秦雪征主持讲座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李根教授详细阐述了在去全球化时代,后发国家、地区或技术落后者如何实现技术追赶。通过以台北、深圳和槟城在创新追赶中的不同模式及其原因为例,他指出,台北和深圳通过促进本地企业获得创新和技术的自主权,实现了比槟城更快的追赶速度。在进一步解释不同发展模式的细节时,李根介绍道,台北和深圳采取了一种“最终创造本土企业”的模式,而槟城则继续依赖跨国公司。这种依赖虽然在短期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却限制了本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权。相比之下,台北和深圳在政府干预和支持下,逐渐建立了本土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从而实现了更快的追赶速度。

 

  李根教授发表演讲

 

  随后,李根教授探讨了大企业在技术追赶中的角色及其与中小企业、初创企业的互动。他指出,在资本积累初期,发达国家的经验是优先发展大型企业。对于后起之秀,如中国和韩国来说,从发展大型企业转向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是两国企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如果当地没有大企业,初创企业可能会被外国大企业收购,甚至在并购后关闭,导致知识和技术的流失。因此,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十分必要。在美国,这一过程主要通过市场力量自然调整,而在新兴经济体中这一过程则需要政策支持,不断培养创新生态系统,激发更多中小企业的创新潜力。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李根教授以韩国为例,讨论了在技术追赶过程中,企业应如何平衡短期的市场需求和长期的技术研发。他指出,1980年代中期,韩国发展重点开始从短周期技术部门(如电信交换机、钢铁和汽车、服装和纺织品等)转向长周期技术部门。2000年以来,这一转型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转向了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的发展。李根提到,短周期技术部门的特点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市场竞争激烈,而长周期技术部门则更频繁地进行创造性破坏,进入壁垒低、增长潜力高。

 

  最后,李根教授探讨了政府在技术追赶中的政策选择。他指出,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政府应该从采取广泛的横向产业政策转向更加聚焦的纵向产业政策,例如从税收减免政策转变为对高科技企业的资格认证,以更好地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这种调整有助于政府更精准地干预市场,提升政策的有效性。

 

  李根教授发表演讲

 

  孙震副教授和曹思未副教授对李根的分享进行点评。孙震副教授指出,李根教授的报告不仅分享了国家发展路径和战略选择的相关知识,在研究选题和范式上也给予研究者以新的思考。李根教授深耕于国家发展领域,坚持基于现实和数据进行分析,提供了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前进和赶超的思路。孙震副教授认为,对于经济学学者来说,在做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应该以发表为导向而曲解事实,要坚定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来开展研究,要像李根教授一样做真正的有生命力的研究。点评结束后,孙震副教授与李根教授就去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战略选择等方面进行讨论。

 

 

 孙震副教授点评

 

  曹思未副教授回顾了李根教授的报告,指出李根教授为技术发展后进国家提出了多维度的赶超路径,包括融入全球本地接口、从大企业向小企业和初创公司转移技术、从短期产品周期转向长期产品周期,以及从水平产业政策转向垂直产业政策等。同时,曹思未副教授强调了追赶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风险,包括负面外部性通过全球价值链传递、大型数字公司可能自然垄断并脱离政府控制、过分强调统计数据上的追赶而忽视真实影响因素、过度竞争导致失去远见和创新能力,以及国际人才流失等。此外,他建议考虑数据颗粒度问题,单一的专利数据不足以全面评估创新活动。他还以数字经济发展和全球监管框架下的虚拟货币管理为例,强调了国际和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曹思未副教授点评

 

  讲座结束后,李根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互动和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本场讲座不仅提供了关于创新和发展的深刻见解,还激发了师生们对于如何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进行有长期影响力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