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秦雪征教授主持黄有光教授与北大经院青年学生对话交流活动


9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开展2025级新生课堂暨经济学拔尖基地“北大经院下午茶·大师系列” 活动,邀请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莫纳什大学经济系荣休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荣誉教授黄有光博士,与学院二十余名青年学生对话交流。活动由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秦雪征教授主持。



秦雪征首先对黄有光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他的学术成就。黄有光教授开创了综合微观、宏观与全局均衡的综观经济学分析方法,在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在经济学五大顶级刊物发表文章十余篇。



黄有光教授与在场学生亲切交流,针对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等提出了三点诚恳的建议:第一,始终要对自己有信心。他讲述了自己在学习之初遭受挫折,但通过努力,本科期间独立在经济学顶刊发表文章的事例,鼓励同学们无论何时都不要轻言放弃,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第二,要秉持长期主义的态度。他鼓励同学们坚持运动,并指出,短期内运动可以更好地保证休息、补足精力,长期内可以帮助提升工作和学习的状态,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要利用好自己的比较优势。黄有光教授以自己亲身经验为例,讲述自己如何在经济学研究方面发挥数理逻辑推理能力这一比较优势,勉励学生找到自己的特点,学会扬长避短。

稍后,黄有光教授围绕经济学发展、“第三优”理论、福祉经济学、如何提升经济学素养以及经济学论文写作等话题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针对同学们对传统经济学发展趋势的疑问,黄有光教授提到,传统经济学中建立在个人和企业追求效用、利润最大化基础上的供需均衡体现了对效率的追求,政府则在保证生产激励的同时应对环境保护等外部约束,这是经济学的基础与核心。他认为传统经济学在制度、历史和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方面还具备较大的研究空间。在此基础上,黄有光教授特别向在座的本科新生同学强调,要先夯实基础,领会传统经济学的核心要义,而后进行总结提炼,发现新的成果,并最终应用到实践中。

在“第三优”理论这一话题中,黄有光教授阐述了其理论内涵。即当信息匮乏,无法满足次优条件时,可以考虑满足“第三优”条件,来实现效率的提升。对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对此理论产生怎样的影响,黄有光教授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和信息的丰富程度都将随之改变,这将促进从“第三优”向次优靠拢,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率。

针对学生提出的经济学研究、论文写作等方面的问题,黄有光教授表示,经济学研究需要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展开,要学会把握课程内容的重点。同时,广泛阅读书籍和经济学文献也是开拓思路的好办法。他还鼓励同学们在论文写作当中既要注重阅读既有研究成果,也要学会自己提炼出具有独创性的想法,有价值的创新点是好文章的关键。



授课最后,黄有光、秦雪征两位教授与学生们合影留念。黄有光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和深入浅出的案例,为北大经院青年学子指明了筑牢经济学研究根基的努力方向,提供了深度接触经济学研究前沿的机会、宝贵的学术研究思路和深刻洞见。经院师生也将追随黄有光教授的脚步,满怀热忱,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做经济学道路上的探索者、开拓者、奋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