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层对话环节,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美国信安国际公司副总裁袁时奋、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公司董事长王建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朱南军副教授主持会议。
郑秉文教授在演讲中谈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一支柱中,统筹部分由国家统一提供,无法交易,个人账户部分可以交易,但目前没有年金化;虽然已经有了企业年金市场,但都是一次性发放;而商业保险市场,即寿险市场的规模太小。因此,中国养老年金市场面临的第一个困境是统账结合的制度设计问题。养老金待遇连续9年上调使个人账户概念模糊,同时空账也使得个人账户无法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年金。如果年金由国家提供则变成了名义账户制度。第二个困境是养老金待遇发放年金化的问题。第二支柱可以采用年金的形式,但强制性的基本养老保险中年金化的比例不高。第三个困境是,缺少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发展,第三支柱也很难发展。中国的社会保障需要注入商业保险的因素。对于年金市场,如果个人账户做实了,就应该让其年金化,如果不进行年金化,做实个人账户就没有意义。一旦实现了年金化,必须把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对接,这是促进年金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袁时奋副总裁在演讲中谈到:近年来,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在亚洲越来越普遍,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香港、日本纷纷推出企业年金计划。中国大陆也在2004年开始推出企业年金。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目前中国的企业年金占GDP的比例很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发展企业年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吸取美国401(K)计划和香港强积金计划的经验。首先,向企业年金计划参与者提供例如税收递延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其次,向企业员工提供多种风格的投资组合,以更好地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第三,加强员工的教育和沟通,帮助员工了解不同投资组合的风险差异,指导员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等;第四,企业也应当参与到企业年金的供款中,因为作为员工福利的一部分,企业的参与能够极大提高员工参与企业年金的积极性。
王建董事长在演讲中谈到:养老保险是近来讨论的热点问题。首先,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状态。未来的制度是动态的,将由目前主要依靠统筹向未来更多依靠个人账户积累过渡,以此来解决养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账户能不能市场化运作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当其冲,这涉及到收益问题。企业年金从2005年运作至今,收益率达到8.8%,比通胀率高出5%。以这个收益率复利计算,养老金的积累会十分可观。企业运作的优势十分明显,包括较高的收益率、账户不会被挪用、账户可以自由流动,以及良好的安全性。我认为,市场化运作是完全可行的。客户在一周内可以转移账户,次日可以了解账户价值,转换受托人也只需要一个周末。市场效率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我们已经有充分的国际经验说明现收现付制无法支撑,大趋势是转向个人账户运作。其次,作为企业的一个主要诉求是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希望市场主体中不要出现政府。政府管理个人账户是一种角色的错位。有时即便双方都是公司主体,但如果操作的方式不是市场化的,也会影响效率。
郑伟教授在演讲中谈到:从人口、经济、社会、法律和国际五个方面看,中国养老年金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环境,我们需要反思“养老靠谁”这一重要问题。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化和加剧,将对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国际经验表明养老保障制度依赖于三个方面,国民经济持续的增长、人民生活持续的改善和金融市场持续的发展。原来我们的社会管理主要是靠政府硬性的行政手段,现在强调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社会、法律、文化多种手段,调动各方积极力量,共同实施社会管理。所以我们要强调采用“公私合作”的方式,政府应从“创新社会管理”的高度来统筹规划年金市场的发展。过去两三年有八部法律或规范与养老保障有关,这些法规多次提到了“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国际危机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改革的“时间窗口”不可能长期敞开,改革时机稍纵即逝。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面提高的只是覆盖面,而不是替代率,所以弥补养老保障不足的空缺须大力发展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年金市场,需要雇主和个人家庭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的制度激励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