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9日上午,第115次RMI读书讨论会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05会议室举行。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2017级博士生王瀚洋报告了与他人合作的一篇工作论文“Catastrophe Risk Sharing of Individuals, Private Insurance,and Government Reinsurance”,主要研究政府、商业保险公司和居民如何分担巨灾风险。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讨论会。
首先,王瀚洋介绍了文章的背景。现有文献很少同时考虑在原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都存在的框架下,对最优的巨灾风险分担展开理论探讨。为填补研究空白,这篇文章建立了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同时考虑政府的税收、再保险决策,商业保险公司的定价、资本决策,和居民的购买保险决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最优的巨灾风险分担方案,以及这种方案如何随居民风险厌恶程度变化而改变。
文章目前的基本结论是:当资本成本超过一定阈值时,不存在再保险的巨灾保险市场无法维持,而引入商业再保险或政府再保险都可以缓解市场失灵;其中,政府再保险可以确保巨灾保险市场正常运转。从居民的效用来说,相比于不存在再保险的市场,引入政府再保险提高了居民的预期效用,但是与含商业再保险的市场相比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从违约概率来说,商业再保险和政府再保险都有可能提高商业原保险公司的违约概率。紧接着,结合数值模拟结果,王瀚洋介绍了基础模型在引入风险厌恶程度存在异质性的居民后,结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低风险厌恶程度的居民退出市场时,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可能存在目标函数上的不一致。政府最大化全社会的预期效用,而保险公司只是最大化高风险厌恶程度居民的效用,这种不一致会导致即使引入政府再保险,巨灾保险项目参保率也无法达到100%。
在王瀚洋分享期间,师生们就模型的假设、结论在保险市场的应用展开热烈地讨论。通过此次读书讨论会,同学们加深了对巨灾保险市场、动态博弈模型的理解和认识。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王瀚洋 供稿;姚奕 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