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概况 | 理事会员单位 | 下载专区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 风保学社   
【北大赛瑟论坛·2024】北大经院举办《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4》新书发布会

  【编者按】2024年11月8日至9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办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24(第二十一届)”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中举办了由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办、国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中国保险业发展圆桌论坛”暨《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4》新书发布会。

 

  《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4》

  发布会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南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陈凯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CCISSR研究中心理事单位、研究报告支持单位等机构的嘉宾、高校师生和媒体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朱南军、陈凯主持

  首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伟教授作为主编代表课题组报告新书内容。《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4》(郑伟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24年10月)是“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系列的第十三本。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前五章是相对固定的主题章节,即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分析,包含保险业发展综述、财产保险市场、人身保险市场、保险资金运用、全球保险与再保险市场;后五章则是每年更新议题的专题章节,今年包含定期寿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科技保险、普惠保险五个专题。郑伟回顾了2023-2024年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概况——增速有所回升,但尚不稳定;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隐忧;持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可期。报告讨论了去年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中央对金融工作作出新部署,保险监管持续加强完善,保险业改革向纵深推进,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诸多亮点。

  郑伟报告新书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教授针对“科技保险”章节作专题介绍。科技保险是为科技研发和创新保驾护航的重要手段。她首先从功能和作用的角度对科技保险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指出对科技活动全流程中的风险提供保障的产品都属于科技保险,并对其特点、运行机制及产品类型进行了阐述。随后,魏丽梳理了我国科技保险发展的概况,包括国家支持政策、开展科技保险的代表性保险机构,以及产品供给种类。最后,她分析了科技保险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议。

  魏丽作专题介绍

  随后,三场圆桌论坛依次举行。参会嘉宾结合《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4》和行业发展,从各自的视角分享了真知灼见。

  在第一场圆桌论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秉正教授对于第13本系列报告付梓出版表示祝贺,并围绕“新‘国十条’与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需充分发挥其经济保障功能,同时不断提升经营效率和专业能力,确保行业稳健和可持续的运营。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明确负责保险业发展改革的长期规划、关键制度和政策制定及落实的主管部门;其次,要推动建立一个更具差异化、前瞻性和包容性的监管体系;最后,应鼓励保险公司转变经营理念,优化业务结构,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教授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报告对行业热点问题的深度剖析引人深思,特别是在新“国十条”政策背景下,为保险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新“国十条”重新定义了保险业的功能,将其定位从“经济助推器”调整为“经济减震器”,凸显了保险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和提升服务质效方面的关键作用。此外,新“国十条”对保险行业的影响还包括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商业保险年金产品和浮动收益型产品有望成为重点发展领域。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何慎远肯定了报告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围绕“政策性金融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发表演讲。他强调,作为唯一一家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保应围绕以下领域开展工作。首先,要突出职能定位,在支持实体经济和促进外贸发展中发挥稳定支撑作用。其次,要突出问题导向,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核心,持续支持高技术、高附加值等关键出口领域,增强对外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最后,要突出改革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内部数字系统和外部数字生态,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何士宏对新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围绕如何做好金融的五篇大文章分享了两方面的见解。首先,要找准保险的功能定位,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其次,要立足保险功能定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在养老金融领域,商业保险在应对老龄化、缓解养老压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科技金融、数字金融领域,保险公司可以打造“保险+科技+服务”的创新模式,为科技企业提供综合保障。在绿色金融方面,要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供给,积极开展巨灾保险研究。在普惠金融方面,通过标准化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支持、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分别为陈秉正、郭金龙、何慎远、何士宏、李晓峰

  在第二场圆桌论坛,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李晓林教授以“迎接挑战,穿越周期”为主题分享了他对寿险行业未来的看法。李晓林谈到,低利率趋势重现,让人回想起20世纪末寿险利差损带来的挑战。寿险行业面对这一局面有望迎来新的解决契机,这主要得益于当前保费规模的扩大和行业对资本市场机会的把握。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寿险业应在新周期中进一步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围绕消费者需求提供更贴合市场的保障。他对行业未来表示乐观,认为保险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价值前景,只要抓住历史契机,将在服务民生和财富管理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万群围绕长寿风险管理和养老金压力进行了分享。她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负增长开始显现,长寿风险和养老金压力日益严峻,养老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应通过延迟退休、增加缴费人口等手段提升养老储备,并改善养老投资效率。然而,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养老金的收益难以满足长周期养老负债需求。英国的经验表明,利用衍生工具和精算技术可以优化养老金收益,但要在收益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应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构建完善的长寿风险管理体系,为中国养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助理王国军教授就定期寿险的相关议题进行分析。他指出,定期寿险在家庭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保障家庭收入和资产安全方面至关重要。定期寿险可以为投保人提供一定期限内的生命保障,是低成本、高保障的风险管理工具。随着人们对家庭风险管理需求的增强,未来定期寿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值得长期看好。保险业应当加强对定期寿险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推动这一保险产品更好地服务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首席经济学家王稳教授围绕新“国十条”对保险业的影响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新“国十条”在保险功能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不仅扩展了保险的保障功能,还将其延伸至财富管理和理财领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消费者的利益保护。当前利率下行环境下,浮动收益产品的设计需兼顾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更好保障。同时,长寿风险管理是社会问题,应通过社会力量解决,而非依赖个人承担。保险业从需求侧导向出发,构建“顾客至上”的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满足民生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院长王绪瑾教授围绕新“国十条”进行发言。新“国十条”在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框架下,提出了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十项具体措施。这些措施中有四项专门针对监管,包括严把保险市场准入关、加强保险机构的持续监管、整治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有效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新“国十条”十分重视保险业对民生的保障作用,提出在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巨灾保险等领域应提升保障水平。在政策协同和技术创新的支持下,保险业将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分别为李晓林、万群、王国军、王稳、王绪瑾

  在第三场圆桌论坛,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改围绕“防风险、保安全、稳发展,构建新能力”这一主题进行分享,主要包括两个主题。第一,对保险业新“国十条”的理解。她认为新“国十条”发布是高质量发展在保险行业的落地,其关键词是强监管、防风险和高质量发展。第二,如何落实保险业新“国十条”。她认为应该制定以资本管理和利润管理为核心的调整战略,提高资产负债联动能力和专业客户经营能力,不断加强内控能力建设。

  上海商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邢静分享了如何实现保险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她指出由于过去三十年间我国保险业整体蓬勃发展,我国保险业对穿越周期缺乏经验。虽然经历了从高利率保单到低利率保单的变换,但是总有新保单覆盖之前的高利率保单。而在当前,存量客户构成保险市场主体需求,对冲之前高利率保单的新单减少,低利率市场环境产生的压力需要全部靠精细化经营化解。因此保险业深度转型需要依靠大数据赋能,这要求保险机构大力加强对数据挖掘和数据建模的资源投入。

  国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希结合公司经营管理实践分享了三点体会。第一,中小保险机构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利率下行、存量风险大、行业诱惑多、复合型人才缺乏、地区差异大等。第二,中小保险机构的建设应当坚持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我国消费者仍然存在未满足的保险需求,但是需求内容发生了变化,保险机构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第三,保险产品的设计应当建立在最新数据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与时代共同进步。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原研究负责人朱俊生教授围绕“新国十条赋予寿险发展新定位”的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寿险业具有四重定位。一是养老金融的重要提供者,养老金体系改革为养老保险释放了巨大发展空间。二是商业健康保障的主要承担者,下一步要注重扩大服务人群、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三是康养产业发展的有力促进者,当前我国优质康养服务需求迫切,“保险+康养”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四是财富安全的独特守护者,寿险既能增加防御性资产配置应对金融资产风险,又能发挥衍生功能,满足家企隔离、定向传承等综合需求。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朱铭来教授的演讲主题为“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若干思考”。他认为,基本医疗保险应关注居民参保机制与职工居民制度整合、退休职工的缴费政策、个账改革与门诊统筹以及药品国谈与集采政策等问题。商业健康保险应进一步明晰团体保险发展战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商业保险的影响、大病保险经办管理方案、商业保险与医疗机构的直接结算机制与财务分担机制等。长期护理保险应加强对独立及多渠道筹资机制,失能标准、待遇保障和经办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以及对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能力等方面的关注。

  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分别为王玉改、邢静、张希、朱俊生、朱铭来

  

  供稿: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43室(100871)    电话:(8610)6276-7308    理事会员专线:(8610)6417-8390    传真:(8610)6276-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