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概况 | 理事会员单位 | 下载专区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 风保学社   
北大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师生参访中国再保险公司

  2025年4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下文简称“风保系”)师生一行前往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再”)参访,并参与了巨灾风险主题研讨会。本次参访由风保系副主任刘新立、陈凯带队。

  (图1 风保系师生合影)

  师生一行首先参观了中再大厦二层展厅,了解了中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成就。展览墙上展现的发展成果,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一家大型国有保险企业峥嵘岁月:中再与国同生,经过一系列架构改制、战略实施,成为了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的大型再保险集团;中再始终关注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参与国家风险治理、应对大型风险灾害、深度实施科技创新、主动推进国际化布局,并始终坚持党风建设和文化培育。

  (图2 师生参观中再展览厅)

  (图3 会议合影)

  参观结束后,师生一行与中再负责人展开了巨灾风险主题研讨会。中再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庄乾志作会前致辞。他对北大风保系师生的来访表示欢迎,介绍了中再的主要特点和自身优势。庄乾志谈及自己从北大博士毕业的经历,希望大家能够在中再学习到保险企业的实践经验,并与自身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推动保险学科向前发展。

  中再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秦跃光作为研讨会主持人作开场发言。他感谢北大风保系对中再的鼎力支持,并指出巨灾风险作为国家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保险业灾害管理的关键节点,也是再保险的重要支持方向。秦跃光希望师生们通过对于巨灾风险实务、巨灾债券以及巨灾科技模型的详细了解,收获中再的发展经验和启示。

  (图4 秦跃光作开场发言)

  会议的第一个议题是“巨灾保险实务”,由中再产险创新业务部的张绍浦进行讲解。他解析了巨灾风险的含义,并总结了我国巨灾风险的特点与影响,剖析了我国多年来综合巨灾风险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制度架构。张绍浦结合概念,为大家阐述了有关巨灾保险的试点探索与实践案例,指出了巨灾保险的地区差异性和设计多样性,并演示了再保险的作用。

  会议的第二个议题是“巨灾债券与中再经验”,由风保系校友、中再产险创新业务部的廖君君讲解。她从巨灾债券的渊源讲起,梳理了巨灾债券的发展脉络与形式演变,并通过对比传统保险讲述债券的优势。廖君君整理了近年来巨灾债券市场的数据和案例,总结了现今巨灾债券的趋势和挑战,并为大家提供了中再视角的运作经验,探讨未来中国巨灾债券的破局之道。

  第三个议题 “巨灾科技与模型”由中再巨灾模型科学部负责人马腾飞进行讲解。他首先介绍了中再巨灾管理公司,讲述了中再在巨灾模型方面的研究历程,并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外巨灾模型的优劣。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再建设了巨灾风险研究生态圈,开发了适应国情的各类巨灾大模型,并整合了多条产业链与模型科技的融合路径。专业化的讲解让师生们体会到了科技在巨灾风险中的深度应用,领略到了中再在巨灾模型方面的独特优势。

  (图5 从左至右分别为:张绍浦、廖君君、马腾飞)

  三个议题结束后,中再战略发展部、中再研究院副总经理钭旭杰作总结发言。他指出中国巨灾保险市场前景广阔,而共保体、债券、模型技术等等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中再也将致力于持续推动中国巨灾风险管理发展。

  (图6 钭旭杰发言)

  刘新立、陈凯分别向中再举办此次研讨会表达了感谢,肯定了中再作为巨灾管理中坚力量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7 刘新立、陈凯发言)

  在讨论环节,同学们就气候变化对于企业参与保险的影响、中国再保险的国际竞争优势、我国巨灾保险市场参与等话题向中再各位与会专家提问。专家们专业、详尽的解答,让师生们对我国的巨灾风险及其管理实践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图8 同学提问)

  最后,中再战略发展部、中再研究院资深经理官兵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应以本次参访为起点,进一步加强中再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深入合作。官兵期盼同学们未来能够支持再保险、巨灾风险管理以及整个行业和国家的发展,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注入新鲜力量。

  

  (图9 官兵作总结发言)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罗晋宇 供稿;王芷琪 摄影;姚奕 审核)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43室(100871)    电话:(8610)6276-7308    理事会员专线:(8610)6417-8390    传真:(8610)6276-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