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顾问委员会
    • 兼职教授
    • 荣誉教授
    • 特聘教授
    • 校外导师
    • 退休教师
  • 教学项目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工作论文
    • 研究中心
    • 学术刊物
  • 国际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暑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国际会议
  • 学生培养
    • 办事指南
    • 学生活动
    • 社会实践
    • 奖助学金
    • 职业发展
    • 经彩青年
    • 新时代中国青年经济论坛
  • 高端教育
    • EDP中心简介
    • 招生信息
    • 特色项目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校友捐赠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顾问委员会
    兼职教授
    荣誉教授
    特聘教授
    校外导师
    退休教师
  • 教学项目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双学位项目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工作论文
    研究中心
    学术刊物
  • 国际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暑期学校
    名家讲座
    国际会议
  • 学生培养
    办事指南
    学生活动
    社会实践
    奖助学金
    职业发展
    经彩青年
    新时代中国青年经济论坛
  • 高端教育
    EDP中心简介
    招生信息
    特色项目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校友捐赠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职业发展

  • 中心简介
    寄语
    机构设置
    就业质量报告
  • 信息速递
    活动预告
    活动新闻
    就业政策
  • 品牌活动
    模拟招聘
    经海留痕
    职来职往
    投行讲座
    财经论坛
    经世同窗
  • 职业规划
    咨询指导
    职场解析
    技能提升
  • 实习招聘
    实习信息
    招聘信息
    快速链接
  • 雇主入口
    学生信息
    宣讲展示
    发布信息
职场解析
  • 中心简介
    寄语
    机构设置
    就业质量报告
  • 信息速递
    活动预告
    活动新闻
    就业政策
  • 品牌活动
    模拟招聘
    经海留痕
    职来职往
    投行讲座
    财经论坛
    经世同窗
  • 职业规划
    咨询指导
    职场解析
    技能提升
  • 实习招聘
    实习信息
    招聘信息
    快速链接
  • 雇主入口
    学生信息
    宣讲展示
    发布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培养» 职业发展» 职业规划» 职场解析

【银行前辈的总结】选择银行的理由、感兴趣的同学应该做哪些准备

发布时间:2015-04-16

【分享人介绍】

1、12年经院财政系硕士毕业的陈键超师兄。师兄毕业求职的目标锁定在中粮、五矿、建总、国开四家,并最终成功拿到建行总行的Offer。提供具体的毕业生求职经验。

2、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员工,从业十年以上。

【银行工作简介和选择银行的理由】

1.首先,我们谈一谈为什么很多毕业生想去银行。

我国的银行系统是金融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地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银行每年吸收的毕业生数量较多,银行金融所给的offer也比非银行金融给的多了好几倍。尤其是经济形势不太好的年份,非银行金融给的职位非常少,去银行的人就会比较多。

另外,银行对专业的限制比较宽松,在招聘笔试和面试时不会对专业知识做很多考察,不需要做太多专业知识准备,在应聘时就不需要顾虑了。因此银行成为了很多毕业生的重点考虑对象之一。

一般认为,相比投行、券商等其他的热门去向,银行对于很多毕业生的吸引力在于相对丰富的业余时间。再加上银行的薪金(国有银行还包括各种福利)并不算低,社会地位也收到认可,因此被认为是“高性价比”的职业。对于不希望把工作当作生活全部的同学,银行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谈一谈银行业的总体构架

中国的银行业可以大体分为四个层次:大型国有银行(工农中建)、股份制银行(招商、浦发、兴业、平安等等)、城市商业银行,以及更加基础的比如农村信用社等等。显然北大的同学们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前两者。城商行地区差异比较大,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城商行发展的也非常好。对银行非常感兴趣的同学其实可以到各个银行的主页以及银监会的网站上查找相关信息。因为银行受到监管,信息披露工作做得较为充分。

另外,银行的基本架构是总行、分行、支行和基层营业机构,大型的银行还有国外的代理处和子公司。一般同学们倾向总行的工作,因为总体上讲,总行能够调动的资源更多,平台更“好”,工作起来更“舒服”。但这个“好”也是因人而异的,也不排除一些人认为在分行更能锻炼个人能力,有利于个人发展。

说到“银行”,大家首先联想到的可能是支行里工作的柜员和理财经理等,比较熟悉个人存贷业务。然而吸收存款这些工作只是银行工作的一小部分。银行最重要的工作是放贷,这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银行有四大业务板块。首先,最大头的两块是公司业务(指非金融机构),和机构业务。第三块是金融市场业务,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开放,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这项业务正在不断壮大。第四块是理财业务,目前各大银行正纷纷筹划将理财业务部门独立出来,发展成资产管理公司(子公司)。

大银行的总行有非常详细的业务细分,这些都可以在公司的网站上查到。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大板块相关的业务性部门,还有技术支持性的部门,比如信息管理部,软件开发部,法律事务部,和服务类部门,比如总务部,人力资源部等等。因此,即使是同一家公司,应聘不同的部门的不同岗位也是不一样的。招聘渠道一般分社招,校招和系统内部选拔。因为校招从开始到签约时间较长,不排除录取后对工作的部门做一些调整。一些银行可能会让新员工到分行或支行工作一年,再调回总行。另外,现在很多银行招收管培生。管培生不事先确定部门,会用一两年轮流体验多个部门的工作,经过能力考核确定去向。(这里插一句,总行直管部门提供的实习机会,尤其是给低年级同学的短期实习机会比较少,而且就算去了可做的事情也很少,因为确实不熟悉业务的人很难接手工作,实习生主要是去学习一下知识。)

至于工作压力,从整体上讲,可以说银行的压力比券商等金融机构要小一些,根本上是因为银行有存款作为资源,而不单纯依靠中间服务。但是银行同样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怎样吸引并留住优质客户,是金融机构共同面对的问题。按照“累”的等级,直接跑业务的客户经理是最辛苦的,这在各种行业都差不多。其次,大客户部、投行部、金融市场部等直接管理业务的部门也比较辛苦,服务性和支持性的部门相对轻松。但不同工作间也不能单纯比较,毕竟所有部门共同维持企业的运转。

【对银行感兴趣的同学应该做哪些准备】

1.应聘

从时间安排来看,许多大的国企集中在十二月底进行密集的面试和签约工作,相比之下,前一阶段给出offer的企业在岗位的质量上可能不如后期的那么高。但建议大家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在前期找好保底的工作(比如四大和华为等私企的校招很早,我院很多研究生会把他们作为保底的去向)。同时,在拿到第一份offer以后,也不要太早松气,还是应该继续向自己的更高目标拼搏。

从面试技巧来看,国企的招聘有一套比较固定的流程,一般有笔试,单人面试和小组面试。单人面试可能问一些个人性格和生活的问题,小组面试多为结构化面试,讨论的问题也不一定非常专业。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看到一些部门只招1-2个人的话就特别要注意,最好试试联系到在其中工作的师兄师姐了解到内部的情况。因为上级领导可能会有一些细致的条件,比如性别和资格证等。这些条件不会写在招聘信息公示上,但却是硬性的条件。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即使到了最后的面试关,也一定会被刷掉的。

此外,如果到了面试这个阶段的话,即使一开始没有收到offer也不比绝望,说不定就会有前面的人毁约的情况发生。

2. 职业规划

关于资格证。与银行业关系最紧密的是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和FRM(金融风险管理师)。其他的性价比不高。具体的考试内容、形式和备考策略同学们可以自己留心。此类考试的总体特点就是需要时间投入。因为考试的目的是掌握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提高智商),只要看了足够多的资料,总会掌握考题的。学生阶段考一两门试固然对求职有帮助,但这更多的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找到好工作的必要手段,毕竟个人的能力、性格和可塑性更加重要。从可行性上,CFA没有CPA那么难,本科阶段考下来level1是很有可能的(虽然它涉及的领域较多,而且非常非常非常贵)。

至于薪金报酬等问题,建议同学们不必要为刚入职时的薪金定一个非要达到不可的目标。毕竟人生中平均的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未来个人的发展(甚至对人生理想、价值的选择),而不是起薪的高低。况且,无论毕业生再自认优秀,都不可能一个人做好工作。因此,与其斤斤计较一个暂时的数字,不如给自己一个职业规划和发展的目标。如果工作三五年后,认为在发挥出自己能力水平的情况下,自己的工作成果没有得到认可(报酬上和尊重上),不妨考虑换一个平台。树挪死人挪活,有时候,工作环境的转变正是人生关键的机遇。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gjybcf@pku.edu.cn

热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办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