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项目概览
    交换通知
    境外学习
  • 假期学校
    项目概览
    申请通知
  • 名家讲座
    诺奖得主面对面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外国驻华大使眼中的中国经济
    国际课堂
    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
  • 会议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国际会议
  • 成果感受
会议论坛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项目概览
    交换通知
    境外学习
  • 假期学校
    项目概览
    申请通知
  • 名家讲座
    诺奖得主面对面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外国驻华大使眼中的中国经济
    国际课堂
    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
  • 会议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国际会议
  • 成果感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国际交流» 会议论坛

“一带一路”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东南亚海外论坛举办

发布时间:2019-11-27

  为进一步促进师生与海外学者之间的对话,提升经济学院的国际影响力与国际化水平,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太河集团于2019年11月20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民丹岛新地球村会议中心共同举办“一带一路”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海外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与其带来的合作发展新机遇,加深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民间交流与合作。

论坛现场

  本次出访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带队,副院长张亚光、党委副书记王宜然、财政学系教授王大树、经济学系教授杜丽群、院长助理陈仪等共计15名师生代表参加。此外,印度尼西亚寥内群岛省省长代表、廖内群岛经济发展局局长萨姆苏(Syamsul Bahrum)、印度尼西亚贸易部出口发展合作主任马龙珞(Marolop Nainggolan)、太河集团董事长郭绍兴(Sunny Sukardi)、印度尼西亚国防部及军队代表、丹戎槟榔市相关领导、部分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厂的中国企业代表等也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部分嘉宾合影

  论坛于22日正式拉开序幕。首先,在场嘉宾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海外学术研究中心(东南亚)”进行了揭牌。

揭牌仪式

  随后,郭绍兴(Sunny Sukardi)发表开幕致辞。他首先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够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希望通过共建研究中心,促进两国的民间学术交流和共同进步。他认为,在印度尼西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全体人民,尤其是青年,应承担起国家与社会赋予的责任。他表示将努力搭建两国深入合作的桥梁,通过建立青年创业基金、工业园区等方式促进两国人才、资本的流动。

  郭绍兴(Sunny Sukardi)致辞

  接下来,萨姆苏(Syamsul Bahrum)进行致辞。他对中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的投资表示感谢,欢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一行来访民丹岛,并表达了进一步加深两国在文化教育领域合作的意愿。

  萨姆苏(Syamsul Bahrum)致辞

  随后,董志勇发表讲话。他表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经济对外开放。中国始终秉持着开放互利的理念,在开放的环境中谋求发展。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有着深入合作。董志勇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深化双方的理解和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董志勇致辞

  论坛的主旨演讲在致辞后拉开序幕。首先,陈仪发表了题为“共享成果,规避风险——‘一带一路’的配套政策”的演讲。陈仪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收益主要有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贸易和投资、提高实际收入和减少贫困;在风险上,主要有分配风险、财政风险、治理风险、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他提出,可从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内的交通网络和贸易设施、促进国内的劳动力自由流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教育和培训投入等方面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

  马龙珞(Marolop Nainggolan)表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有诸多经验值得印度尼西亚学习。两国在多个领域可以开展合作,互补优势,共同发展。他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印度尼西亚教育领域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希望能够通过交流合作帮助印度尼西亚学生拓宽视野,增长才识。他表示,印度尼西亚近些年来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长,印尼方需要慎重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生产能力,以期双方可持续的合作发展。

  杜丽群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视角下信用体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互利双赢的思考”的演讲。通过回顾和分析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历史和贸易现状,她提出信用体系建设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由此,杜丽群提出建立沿线国家的企业征信系统、加快构建国别信用评级体系、加大宣传、提高信用意识等建议。

  王大树发表了“‘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演讲。演讲主要围绕货币体系转型、货币国际化与货币职能的演进、货币国际化的“涟漪”战略、“一带一路”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一条“近路”四个方面展开。王大树以2008年金融危机的全球化为例,指出单一货币体系将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并从计价、结算、投资、储备四项货币基本职能出发,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进程。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缩减了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交通距离,为人民国际化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动力。

  论坛主旨演讲现场(从左上到右下依次为:陈仪、马龙珞、杜丽群、王大树)

  最后,与会嘉宾与现场的论坛听众进行了交流。马龙珞(Marolop Nainggolan)、印度尼西亚民丹岛红树林工业园区总负责人伊迪亚法(Edi Yafa)等嘉宾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马龙珞(Marolop Nainggolan)介绍了印度尼西亚在吸引外资和技术的政策优势。伊迪亚法(Edi Yafa)回答了关于印度尼西亚在吸引外资上行业和领域开放的问题,并上表示希望借助北京大学这一平台,能够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为印度尼西亚带来新的知识与技术。

与会嘉宾与现场交流

  在本次出访中,除主办论坛之外,经济学院师生一行还前往Kejiang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和加兰巴丹红树林工业园区(Galan Batan)进行调研,实地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切实惠及沿线地区的成果。

  经济学院师生来到Kejiang港国际集装箱码头。Kejiang港毗邻马六甲海峡,享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深水良港的自然优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建设的完善,Kejiang港在国际货物转运及本地制成品出口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当地的进出口贸易发展与缓解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

  经济学院师生在Kejiang港码头调研

  经济学院师生还前往加兰巴丹(Galan Batan)红树林工业园区参观了工业园区的工厂,并与园区内的企业负责人和工人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园区代表向经济学院师生介绍了该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现状、中国企业在当地发展过程中享受的政策优势、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等。

  经济学院师生在加兰巴丹(Galan Batan)红树林工业园区调研

  通过本次出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在走出国门、了解世界,拓展视野的同时,极大加深了学院师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与理解,也为扩大经济学院的国际影响力、提升经济学院的国际化水平打下了基础。

经济学院出访师生合影

  太河集团以“我们追求与众不同”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发展教育和社会福利,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曾多次入选“亚洲品牌500强”、“亚洲品牌十大最具创新企业”。2014年,太河集团在印度尼西亚民丹岛投资建设“印尼街城”。借助民丹岛免税区的便利条件,顺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大发展,印尼街城还计划建成亚洲国际港口物流中心、中亚海丝路交易中心。

  太河集团现任集团董事长郭绍兴(Sunny Sukardi)是印度尼西亚著名华人企业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郭绍兴(Sunny Sukardi)在上海创建了印尼文化艺术博览馆,是印尼民丹岛市驻中国投资代表、“新地球村理念”的提出者、新地球村的创始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海外论坛”系列】

  结合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始终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学院。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从2018年起,学院开始定期举办“经济学院海外论坛系列”。2018年12月,北大经济学院第一届海外论坛暨首届北美新年论坛在美国纽约成功举办,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China and World Economy)。2019年8月,北大经济学院第二届海外论坛暨首届欧洲论坛在英国牛津举办,主题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Glob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elt & Road)。

 

  供稿 | 经济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