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项目概览
    交换通知
    境外学习
  • 假期学校
    项目概览
    申请通知
  • 名家讲座
    诺奖得主面对面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外国驻华大使眼中的中国经济
    国际课堂
    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
  • 会议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国际会议
  • 成果感受
会议论坛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项目概览
    交换通知
    境外学习
  • 假期学校
    项目概览
    申请通知
  • 名家讲座
    诺奖得主面对面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外国驻华大使眼中的中国经济
    国际课堂
    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
  • 会议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国际会议
  • 成果感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国际交流» 会议论坛

北京论坛(2011)经济分论坛(4):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1-11-06

北京论坛(2011)经济分论坛第四场——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11月6日上午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主持,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

加拿大Ross McKitrick教授认为我们不能马上解决所有问题,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所以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学会明智地确定优先做什么。任何时候我们都面对着无限的欲望与需求,而我们只有有限的资源来实现它们。许多西方经济学理论已被用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何运用价格体系和市场机制来引导投资、生产及产品和服务在社会成员间的分配,以便能够使资源利用最优化,使生产中的优先与普通人的价值观和愿望相匹配。西方国家的物质繁荣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在设置优先权以推动技术进步和财富创造方面,经济理论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今天,有两方面的担忧引发了关于西方经济模式是否依然有效的质疑。一方面,持续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的银行破产威胁着人民、业界和每个国家。另一方面,许多人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担忧。这两个问题都基于同样的潜在原因:经济体制可以被扭曲,从而使一部分人可以将自己行为需付出的代价转嫁给另一部分人。是否有可能解决全球金融危机、重塑经济繁荣、并且在追求财富和保护环境之间追求和谐?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们坚持这样的准则——人们应该,并且尽可能多的为他们自己的行为买单。这样我们将处于一个更好的位置,可以根据逻辑和科学的准则来设置优先权,并达到均衡繁荣。

澳大利亚Harry Clarke教授剖析了中国目前最棘手的贫困与环境问题,他认为基于市场效率的价格机制无疑是高效有用的,但对于穷人来说却是雪上加霜,因为市场机制实行的副作用会使得商品价格提高,即使不消费高价产品,也会导致穷人的开支增加。当然,经济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在保证高效收益的前提下分流出处理环境问题相当规模的资金。例如北京市如果征收拥堵费,那么该费用应该考虑部分地补偿给没有车的中低收入群体。同时《国际碳减排协议》也应考虑到穷人,协议的成果应取决于环境政策对当下仍处于贫困中的人们生存标准的影响,同时还取决于税收再分配系统的效率。考虑到中国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和消除极端贫困的需要,向环境税基的转变是十分重要的。

美国John Maxwell教授首先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他同时指出中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中国当前的环境问题可能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阻碍。经济增长背景与环境监管之间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议题,通过环境经济学领域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关关系,经济发展的一些阶段,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在一些阶段环境污染则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即环境问题会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越来越严。中国在改革发展上借鉴、吸取了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实践成果,环境管理也不例外。例如山东省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自愿环保协议方面的有益尝试。教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该议程在面对中国紧迫的环境问题方面的发展前景。得出的结论是自愿环保协议可能在相关规定空白的领域对环境保护有一定作用,但它却不太可能成为帮助中国克服当前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的有力工具,同时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管理分散。

最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提出经济学家在对文明兴衰问题的分析讨论中并未考虑到控制生育率可以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这一方法。他举例表明摩梭社会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让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最终也使得自己的文明得以保存。对文明兴衰成因的探究是人类学和历史学的重要课题,经济学家也从其独特视角加入其中。Brander & Taylor(1998)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李嘉图-马尔萨斯模型以揭示复活节岛文明崩溃的原因和过程,大量的后继者又相继建立了各类模型来解释封闭小社会崩溃或可持续的原因。但所有这类研究中,都没有把有效地控制生育率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来加以考虑。而古代摩梭社会正是这样的一个样板。我们发现,基于其宗教信仰和崇母观念,摩梭社会衍生出了清晰的生态意识、明晰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控制人口生育制度。基于此,通过为古代摩梭社会建立了一个动态人口-自然资源系统模型以揭示其社会可持续的动力学机制,其中,人口数量和自然资源储量是系统的状态变量,而生育率和人均资源开采速度是决策变量。该模型的主要结论是:摩梭人发现了一条独特的生育和自然资源开采路径,使得其人口-自然资源系统最终单调地趋向于一个非零稳定状态,没有出现大的周期性波动,与复活节岛文明的崩溃形成了鲜明对照。

“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北京论坛(2011)经济分论坛的最后一场,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教授、曹和平教授以及Harry Clarke教授、John Maxwell教授、Ross McKitrick教授、Phil Harris教授、Reginal Little教授和Daniel Little教授等与会学者们关于人口、经济制度等问题的热烈讨论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中,经济分论坛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科研办公室  供稿)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