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项目概览
    交换通知
    境外学习
  • 假期学校
    项目概览
    申请通知
  • 名家讲座
    诺奖得主面对面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外国驻华大使眼中的中国经济
    国际课堂
    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
  • 会议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国际会议
  • 成果感受
会议论坛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项目概览
    交换通知
    境外学习
  • 假期学校
    项目概览
    申请通知
  • 名家讲座
    诺奖得主面对面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外国驻华大使眼中的中国经济
    国际课堂
    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
  • 会议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国际会议
  • 成果感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国际交流» 会议论坛

北京论坛(2011)经济分论坛(2):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11-11-05

北京论坛(2011)经济分论坛第二个专题“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平新乔教授主持下,2011年11月5日上午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新闻发布厅成功举行。

首先,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mes Mirrlees教授就开放经济中的最优储蓄、投资及增长发表演讲。他以中国为例,通过欧拉规则,分析指出中国的资金储备太高,投资太少,中国应该从债权国向债务国转变,从而完成短时间内的经济飞速增长向中长期持续增长转变;同时他指出应该看到老年人相对应于年轻人会有更多消费,从而对经济增长应该有更大贡献。

韩国Jwa Sung-hee教授通过分析从日本、韩国、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建立了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用于解释简明且延伸的发展经验,指出经济发展是复杂经济系统的一种突发行为,市场只为那些自主之人提供帮助,企业能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发展停滞问题,政府可通过实施鉴别性措施和政策,帮助那些具有开拓精神的机构、企业和个人以解决发展停滞问题,从而改善市场的运行结果。因此,发展需要企业、市场、政府三方都扮演好经济利润导向的“鉴别者”。

英国Christopher J. Berry教授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发表看法:奢侈品与消费伦理。中国的奢侈品越来越多,关于奢侈品与消费伦理的辩证关系的讨论已不可避免。Berry教授首先提出奢侈作为一个道德层面的词汇,往往被认为是不好的或危险的,继而简要阐述了对这种观点的正反两方面观点。最后他进一步探讨了道德的回归问题。

日本Shimizu Tetsurou教授阐述了现今日本国内关于跨太平洋伙伴合作关系的激烈争论,并预估其对亚洲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他指出跨太平洋伙伴合作关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跨太平洋伙伴合作关系谈判是由美国强烈要求的,所以所制定的规则必须是对美国有利的;第二,跨太平洋伙伴合作关系将破坏东亚国家的区域一体化;第三,跨太平洋伙伴合作关系将对日本高成本农业经济造成损伤并削弱食品保障能力;最后,美国所希望的跨太平洋伙伴合作关系中投资准则将威胁到经济主权。

朝鲜朴正哲教授在实现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协作及其前景议题上发表看法,强调了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对合作前景表示乐观,并从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层面加以详细阐述。

瑞典Eskil Wadensj?教授以两个欧洲共同劳动力市场为例,探讨了劳动力市场的整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欧洲共同劳动力市场的未来发展。他指出,第一个共同劳动力市场形成于1954年的北欧,拥有五个成员国。第二个则是欧盟共同劳动力市场,它在上世界60年代历经三次发展,并随着欧盟范围的扩大而持续增长,成员国从最初的六个发展到现在的二十七个之多。共同劳动力市场导致移民和人员流动的频率在成员国范围内上升很快。

首尔大学Ki-seok Kim教授对东西方对优秀人才的历史观点进行了比较。演讲提到东西方的传统教育体制和学术制度发展,过去韩国大部分文学教育机构,包括家庭学校和私塾,都是建立在各种非正规且制度化较低的学术网络基础上的。它们有力有效地驱动取得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如果说巴黎大学是中世纪西方哲学发展兴旺之处,那么,它们就是16世纪以来韩国儒家学说的复兴地,是特色学派行成的一扇大门,并关注在这扇“大门”之中的知识相互作用,并将其看作这些非正规且制度化较低的学术中心的核心区域,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潜能和培养人格魅力。

美国Hani Findakly先生从商业的角度阐述了区域联盟在加速贸易、经济发展、劳动力转化上有积极作用,并具体讨论典型区域联合体的经济增长情况及贸易壁垒。

澳大利亚Reginald Little教授以西方的视角看待亚洲文化,对亚洲儒家智慧发表看法。他指出中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中国的学生往往比西方的学生在学业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另外,亚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传统经典,如《论语》、《道德经》和《易经》等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对两个世纪以来的事实进行价值重新定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者们就区域一体化的积极与负面影响,经济合作及儒家思想对东西方的影响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已成为主导趋势。


(科研办公室  供稿)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