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合作主办的第二届应用经济学高端前沿论坛暨“中国应用经济学发展70年”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东旭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出席论坛的领导和嘉宾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昉,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李雪松,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其仔,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金融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鞠建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梓材讲席教授平新乔等。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主持。来自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入选论文作者、在校师生以及校友等400余人出席了论坛。
论坛现场
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继2018年12月举办“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2019年5月举行“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之后,本次经济学院与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合作主办的第二届应用经济学高端前沿论坛暨“中国应用经济学发展70年”研讨会,主要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应用经济学前沿问题展开讨论,目的在于用中国的发展实践推进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用新的经济学理论演绎中国的发展故事,更好发挥经济学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作用。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首先代表北京大学致辞。王博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不断改变和影响着中国与世界的历史进程。70年来,我国应用经济学始终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生动展现出中国应用经济学科扎根实际、锐意创新的宝贵学术品格。王博希望,应用经济学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勇担重任、砥砺前行,形成更多高水平、国际化的科研成果,培养出更多潜心钻研、追求卓越的学术新人,为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王博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李雪松代表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致辞。李雪松指出,新中国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后发地区提供了先进经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这为应用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少新的重要研究命题,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探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本届论坛聚焦应用经济学发展70周年这一主题,对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探讨,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李雪松致辞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代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致欢迎辞。董志勇首先对参加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先后实现三次飞跃。在此过程中,经济学院紧扣时代脉搏,每一次重大的学术和政策讨论都饱含经院人的智慧和贡献。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学未来的发展,需要把握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注重经济史研究、吸收学习西方经济学重要理论、服务中国现实经济发展、总结提炼中国发展伟大实践五个方面,同时避免全面否定现代经济学、盲目照搬应用经济学理论两个极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董志勇致辞
随后,论坛举行了第五届《中国工业经济》优秀论文颁奖仪式。本届论坛共评选出三篇优秀论文,分别是:樊海潮与张丽娜的《中间品贸易与中美贸易摩擦的福利效应:基于理论与量化分析的研究》,钱雪松、康瑾、唐英伦与曹夏平的《产业政策、资本配置效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自然实验的经验研究》,汪涛、贾煜、王康与崔楠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基于新兴经济体企业的视角》。蔡昉、季晓南和王博为获奖者颁奖。
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论坛进入主题演讲环节。主题演讲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张辉主持,下半场由张其仔主持。
蔡昉作为上半场的首位演讲嘉宾,作了题为《更高质量发展与更多再分配》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中国的发展在理念上把提高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目的本身,同时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因此能够摆脱“奥肯取舍”的束缚,进而破解百年之“穆勒难题”。蔡昉提到当前中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四个困难:一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劳动力短缺,二是人力资本的改善速度下降,三是资本报酬递减,四是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针对于此,他提出应加大再分配的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二是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建立更加普惠型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四是通过多种措施保持社会流动性。
蔡昉发表主题演讲
季晓南发表了题为《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和伟大实践》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方面进行了理论的重大创新和伟大实践。季晓南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等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进行了阐述。一方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既是市场经济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需要事实证明的重大实践问题,现阶段国内研究尚不成熟,没有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其实是可以分开的,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多种所有制也可以共用釆用同一实现形式。最后,季晓南结合西方经济学对产权理论研究的不足,建议中国学者一方面不能照搬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只做“气象专家”,而要注重对经济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钻研和探索。
季晓南发表主题演讲
刘元春发表了题为《中国特色土地制度与快速工业化》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土地制度是解释中国快速工业化、大规模工业化的核心变量,土地引资与官员晋升制度相容加速了经济增长,土地财政与财税制度相容扩充了地方政府收入,土地杠杆与金融制度相容放松了全社会融资约束,由此形成了“以地生企、以地生城、以地促农、以地谋发展”的演进模式。刘元春深入剖析了中国工业化进程规模大、速度快,后劲十足的特征事实。同时,他提出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安全性金融资产的供给能力,缓解快速发展阶段的信用饥渴,推动税制改革由流量向存量转变,促进地方政府借助土地出让的级差地租,加强城市建设。
刘元春发表主题演讲
鞠建东作为下半场首位演讲嘉宾,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争端: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基于李嘉图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的国际贸易模型已经不能很好解释当前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中美贸易争端。鞠建东基于三个原理提出理解国际贸易的新框架。一是在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上增加跨国垄断企业对市场和利润的争夺,考虑垄断利润重新配置问题。二是中国的劳动力和美国的资本技术相结合,使得双方优势扩大,而短板受损。同时中国在不具备比较优势上提高技术,打压市场利润,降低外国社会福利。三是富国愈富,穷国恒穷,资本回报在穷富国间均等,穷国丧失追赶机会。新的框架使得中美之间在国内劳动力抗议,关税和技术竞争等方面的表现得到解释。
鞠建东发表主题演讲
平新乔发表了题为《探索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互动发展的内生机制》的主题演讲。他首先结合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所有制、分配制度、资源配置机制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指出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是一项不争的事实。接着他用校准法估算了中国境内的国企、民企和外企的垄断性程度。平新乔指明国资、国企在上游产业主导,下游对于民营经济放开竞争,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奥秘,并阐述了一个具有闭环特征的良性循环机制,强调机制的三个核心要素分别为:国企民企上下游分工、“正外在性”以及上游重要国民经济产业必须保持公有制,保证其是全体人民所有,他结合苏联“休克疗法”和私有化的教训应用这一机制进行解释。最后,平新乔总结了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未来最终经济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人民的共同持续努力
平新乔发表主题演讲
李雪松发表了题为《推动改革开放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国,但由于全球贸易链的深化,中国的直接收益要小于贸易份额占比。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措施主要针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并不能解决中美间贸易逆差问题。美国把中国高新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重点管制通信、芯片、软件、精密仪器等领域。美国升级经贸摩擦对2019年全球贸易和工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大于预期,而对中国就业的影响低于预期。中国就业韧性较好,调查失业率并未显著上升,农民工工资仍保持稳定增长。原因在于:一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开始下降,就业人员总量从2018年开始下降,劳动参与率也在下降;二是中国外贸依存度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持续显著下降;三是中国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对就业吸纳能力较强。在就业不存在显著压力、国内宏观杠杆率较高态势下,李雪松认为中国要更多依靠改革开放创新,加快构建有助于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财税体系和金融体系;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注意“一带一路”的推进节奏,防止产业过快向外转移;政府要更多支持基础性的研发工作,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创新功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李雪松发表主题演讲
本次论坛还在当天下午设置了十个平行分论坛,并召开了“中国工业经济”学术委员会闭门会议。十个平行分论坛包括:由武汉大学教授余振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田毕飞分别担任上下半场主持人的分论坛一,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邓慧慧和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戴魁早分别担任上下半场主持人的分论坛二,由浙江财经大学副研究员甄艺凯和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姚东旻担任分别上下半场主持人的分论坛三,由暨南大学教授陈林和北京大学博士后钟腾龙分别担任上下半场主持人的分论坛四,由湘潭大学教授湛泳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渠慎宁分别担任上下半场主持人的分论坛五,由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韩国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何代欣分别担任上下半场主持人的分论坛六,由吉林大学教授隋建利和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赖黎分别担任上下半场主持人的分论坛七,由南京大学教授郑江淮和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谭小芬分别担任上下半场主持人的分论坛八,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尹志超和安徽大学教授吴义爽分别担任上下半场主持人的分论坛九,由南京大学教授魏守华和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孙晓华分别担任上下半场主持人的分论坛十。
“中国工业经济”学术委员会闭门会议决定增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教授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听取了《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工作汇报,并对2020年工作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集中研讨。
论坛闭幕式由《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主任王燕梅主持。张其仔和张辉分别做总结发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致闭幕词。崔建华用“三个新”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召开的一场盛会,在论坛中涌现了很多“新观点”,更为欣喜地是出现了很多“新面孔”,代表了国内应用经济学未来的中坚力量。他相信,借助应用经济学论坛这个平台,各专业学者聚在一起研究新问题、交流新观点,对于应用经济学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会场合影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在大会开幕式前,11月8日晚,本次论坛还举行了学术前沿讲座和院长闭门会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吴泽南与助理教授袁野,分别以《Disclosure and Favoritism in Hierarchical Competitions》(《层级竞争中的信息披露与最优设计》)与《Information Provision and Streamlined Medical Service: Evidence from a Mobile Appointment App》(《信息供给和简化医疗服务:来自移动预约挂号程序的证据》)为题发表了学术演讲。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助理院长谢伦裕,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曹小勇,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周云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义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石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杨扬老师,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李雪松、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其仔、《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主任王燕梅等主办单位代表举行院长闭门会议。与会嘉宾就形成应用经济学高端前沿论坛品牌,成立中国应用经济学高端前沿论坛理事会等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会谈。
供稿 | 金田林,王桂军,姜峰
美编 | 豆荚
校对 | 阿布、禾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