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教授应邀访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并分别在经济学院“新生讲堂”和“诺奖得主面对面”活动发表了学术演讲。
上午9点,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教授与皮萨里德斯教授亲切会谈,并代表学校向皮萨里德斯教授颁发了“诺奖得主面对面”系列活动讲座证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教授代表学院向皮萨里德斯教授赠送纪念品。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张亚光、秦雪征,党委副书记宋芳秀,院长助理陈仪,学院办公室主任周超,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主任张迪等参加会谈。
王博副校长、经济学院部分党政领导班子及工作人员同皮萨里德斯教授合影
董志勇陪同皮萨里德斯教授参观经济学院,并介绍经济学院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双方就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随后,皮萨里德斯教授来到经济学院东旭学术报告厅参与“新生讲堂”活动。当他进入会场时,全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皮萨里德斯教授与经济学院的新生们亲切合影,并走入学生听众中进行交流。在主持人秦雪征对皮萨里德斯教授的学术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后,董志勇为皮萨里德斯教授颁发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荣誉教授证书。
在“新生讲堂”开始之前,皮萨里德斯教授为学生题词,表达了对同学们学业和大学生活的祝福。随后,皮萨里德斯教授发表了题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工作前景(The Future of Work in the Age of Robot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讲座。他首先指出,尽管20世纪50年代时期已有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但商业化的应用是近些年才兴起的。目前日本、韩国和德国等国家仍然是该领域的领头羊,但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正在迅速崛起。皮萨里德斯教授进一步提出,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国家产业结构转型的挑战,这一进程并不意味着大部分的工作岗位会消失,而是工作岗位转移的过程。在劳动力市场,会同时出现工作岗位的“毁灭”(Job Destruction)和“创造”(Job Creation)。他认为在需要情感互动和更为精细化操作的行业中(如心理医生,教授,软件开发人员等),机器人仍然无法替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者。最后,皮萨里德斯教授指出政府和企业需要从教育、培训和社交技能三个方面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使其能够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下更好的适应劳动力市场变革。在问答环节,皮萨里德斯教授就政府参与程度、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社会问题以及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现状和前景同与会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皮萨里德斯教授深入经济学院2019级新生中进行交流
“新生讲堂”活动结束后,皮萨里德斯教授与经济学院部分学生代表共进午餐。在午餐交流中,皮萨里德斯教授解答了同学们关于经济学的学习技巧、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的诸多困惑和问题,并鼓励同学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经济学问题,享受经济学的学习过程。
15日下午,皮萨里德斯教授出席了经济学院“诺奖得主面对面”活动,并发表了《工业机器人与产业就业解析——基于十国数据(Productive Robots and Industrial Employment in Ten Countries)》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皮萨里德斯教授指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冲击可能会促使劳动力会在不同部门间流动,改变劳动力在不同行业间的分布。他强调,工作创造依赖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工人的技能可获得性及其学习新技术的意愿,而不依赖于机器人的技术资本。皮萨里德斯教授利用严谨的理论模型和详实的实证检验发现,机器人生产技术的提高是否会减少使用机器人行业的就业水平取决于机器人和劳动力的替代弹性以及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实证检验表明,在平均水平上机器人的使用会减少就业,但创新指数会削弱机器人密度对就业的负向影响。在问答环节,皮萨里德斯教授回答了与会师生在机器人对人类的替代程度、理论模型的扩展和人工智能(AI)数据可得性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参会听众纷纷表示,皮萨里德斯教授的学术报告既有理论热度,又有现实温度,在一睹大师风采的同时,也享受了一场学术盛宴,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会后,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记者对皮萨里德斯教授进行了简短的采访,皮萨里德斯教授饶有兴致地回答了学生记者关于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和保持学术热情的提问,并分享了自己科研经历中的趣事。
在随后的晚餐中,皮萨里德斯教授与经济学院的青年教师代表亲切会面。青年教师们先后围绕其个人经历、研究方向和最新课题与教授进行了交流探讨。在交谈中,皮萨里德斯教授就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经济学等相关问题表达了看法,勉励青年教师们严谨治学,勇于探索当前的热点、难点话题,并坚持不懈地开展研究工作。
供稿 | 北大经济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
美编 | 豆荚
校对 | 阿布、禾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