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新中国成立70年和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解读 | 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系列报道
发布时间::2019-06-05
2019年5月25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在经济学院东旭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改革开放40年“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林毅夫教授发表了题为“新中国成立70年和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解读”的主旨演讲。
林毅夫指出,1978年以前中国已经建立起先进的现代工业体系,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还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内向型国家之一,1978年人均GDP为156美元,连非洲国家平均水平(495美元)的三分之一都没达到,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不到10%。但在此基础上,近4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4%、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4.5%,到2018年人均GDP达9600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因此过去4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基于此,他提出了三个亟待回答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林毅夫强调,经济发展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背后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源于新的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涌现,劳动力、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也逐渐由低附加值行业转移出来。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产业附加值已经是全球顶尖水平,其相应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投入大、风险高,发达国家19世纪以来的GDP年均增长约为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业附加值较低,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创新成本小、风险低,实现经济增长也更快,二战后13个经济体通过后发优势取得了25年以上年均至少7%的经济增长。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在改革开放前30年没有发挥后发优势,从而实现劳动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原因在于中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进口替代战略”, 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前沿技术的创新,这类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大、风险高,这意味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1978年之后中国开始发挥比较优势,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遵循后发优势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和产业升级,才实现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国际上“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论断总是不断出现。林毅夫提到,二战后大部分落后国家实施了与中国类似的进口替代、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效率普遍低下,与发达国家差距没有缩小。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在进行新一轮改革。而主流经济学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是由于政府干预过多,因此要从政府主导向市场经济转变,在改革方式上推崇休克疗法,认为只要转型成功就可以马上快速发展。而彼时中国实行的是渐进双轨的转型模式,放开市场的同时政府干预依然存在,被许多经济学者批评是比计划经济还更糟糕的转型方式。因而只要中国经济一有所放缓,中国崩溃论的声音就开始出现。
在回答上述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林毅夫指出了中国改革开放对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意义。上世纪80-90年代,按照主流经济学理论指导、推行华盛顿共识的国家经济纷纷陷入衰退或停滞,而推行渐进双轨的中国则保持高速增长。究其原因,主流经济学忽视了政府干预扭曲的内生性,保护政策取消后相关的重工业马上陷入崩溃。而中国的渐进双轨模式,对于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给予保护补贴,并通过招商引资等模式不断培育其竞争优势,使得原有的不符合比较优势变为符合比较优势。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护补贴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中国的转型经验对于广大发展中和转型国家具有普遍意义,其实践需要上升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
林毅夫进一步指出,主流经济学在指导发展和转型方面之所以失败,在于没有做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提倡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林毅夫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新结构经济学的构建,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研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并对其上层建筑及上层建筑如何与经济基础相匹配进行分析,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供稿 | 石琳
美编 | 豆荚、陶雨晴
校对 | 阿布、禾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