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9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师生暑期赴黑龙江佳木斯社会实践团一行13人于汤原县汤原镇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本次实践调研基于经济系的特色课程“社会实践”开设,以了解村民经济情况和村庄治理为主题,由叶静怡教授带领,共有7名本科生和5名研究生参加。
5日上午实践团一行到达汤原镇,稍作休整后,下午参加了由汤原镇人大主席、党委书记李长久主持召开的座谈会。汤原镇镇长欧喜东介绍了汤原镇的基本经济、社会情况。汤原镇隶属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管辖,位于汤原县城中部,是汤原县委、县政府的所在地,临松花江汤望河口,农业发达,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烟叶等,特色生产木耳。通过介绍,实践团一行对即将调研的村庄、村民有了基本了解。
参观汤原博物馆
6日至8日,实践团开展了入村、入户调研,实践团13人分为六组,其中五组同学进行农户入户调查,剩余的一组由叶静怡教授带领两位同学进行村庄层面的村委调查。实践团设计了分别针对村庄层面和农户层面的两种问卷,以保障调研的系统有序和成果的及时保存。在调研的过程中,实践团根据调研中出现的问题对问卷进行了及时修改,并在每天晚上召开总结会议,总结一天的调研工作,分享收获,提出意见。经过三天的走访调研,实践团一行共调研了12个村庄,累计80户农户,深入了解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支出、村庄的民主选举、民主治理等情况。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与人沟通和随机应变的处理能力,收获颇丰。
与调研村庄村委合影
在深入农户实地访谈之余,实践团还考察了汤原县的旅游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在汤原博物馆,师生们参观了历史弘扬型、抗日史实教育型、生态风情旅游型、经济产业展示型、城市发展科普型等多功能、综合性展馆,接受了抗联精神的洗礼,弘扬了爱国主义的正能量。9日,实践团一行重走抗联路,游览了位于汤原县境内的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中向各地提供珍贵红松树种的“天然氧吧”红松母树林使实践团师生认识到了当地的环保措施和生态现状;庄严肃穆的比丘尼寺院愿海寺为实践团展示了当地的宗教事务管理情况;位于公园北部的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指挥部遗址让同学们忆起昔日中国的深重苦难,振奋于我辈愿担当。在感慨这片景区景色旖旎、底蕴丰厚的同时,同学们也对汤原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充满了期待。 5天的实践时光如白驹过隙,倏忽而过,通过了解汤原农村的基本经济和村庄治理情况,师生们都对中国农村的发展有了更加真实完善的认识,启迪了进一步学术研究的思路。大家表示,期待着实践团的学术成果可以为汤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些许贡献,不负汤原人民的热情和对本次实践的大力支持。
(经济学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