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9 月4 日
尊敬的刘伟副校长、各位院领导和老师、亲爱的新同学们:
你们好!
给新生的致词是欢迎、祝贺、鼓励,我也深深地祝贺与祝福新同学们。北大是著名的学府,作为学术圣殿和精神家园,这里充满着豪迈与希望。我想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给大家一些告诫和借鉴。
我和校友有很多的接触,有些校友感慨万千,后悔虚度了在北大的美好时光,没看几本书,没听什么讲座,没结交其他院系朋友,没深度参与过社团、社会工作,没为同学们做过什么事,……,尽管这只是很少的人,但希望不是你们。
社会是非常复杂的,立足社会并且获得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离开校园后,所谓的“混”得不好,我觉得主要是领导力不足而“爆发兔”有余。我看到华尔街许多级别低的分析员在申请哈佛商学院描述“领导力”案例时,举出了很多生动的例子,这些都是领导力的体现。一个没有远大抱负,工作和生活缺乏朝气的人是做不出这些事的。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北大人、经院人?你们要有北大和经济学院的领导力精神,因为社会最需要的是“领导力”。而不是在北大期间变成“暴发兔”。很多同学考上北大后,就觉得目的达到了,可以骄傲了,可以放松了,在商业社会这是“暴发户”现象,相当于龟兔赛跑中的兔子,我把这两个现象合称为“暴发兔”。
北大校友是一个非常优秀、杰出的群体。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学界、在政界,北大有很多的“金牌”。但是我们也感觉在商界、在金融界,我们的“金牌”就要略少。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求证一下,以金融行业为例,比如在“一行三会”正副领导中,在中国前10 大银行及前10大券商的正副职高管中,有北大的校友,但数量还是少一些。
为什么有些北大毕业生升职较慢呢?北大学生有很多优点:有思想,有智慧,有责任与担当,爱思考,很活跃;但也有缺点,就是在意气风发、能言善辩中,有时有些自大。如果说的多、干的少,危害的是我们自己的发展。当然,这也不是我们的学生才有的一些缺点,这种现象在社会上也很严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的校友、李克强总理也提出“扯着嗓子喊,不如甩开膀子干”,那么,落实到我们每一个学生身上,应该怎么做呢?我想答案是非常明确的。
该怎么珍惜度过北大时光?第一,要有抱负,有目标,并不断细化目标。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3% 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这些人25 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 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 目标模糊,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27%的人没有目标,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社会“不给他们机会”。以上信息来源于微信文章。虽未证实是否真是哈佛的统计,但很有道理。第二,要善于学习。在北大不是只看成绩,成绩不是唯一重要的。要善于思考, 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学会得出自己的观点。第三, 多参加讲座,在第二课堂开阔视野。北大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学科交叉的特点很突出,应该学会“享受”学术。几年积累下来,能对许多重要专业、行业都有了解。第四,通过参加社团及社会工作,锻炼领导力和沟通能力。社团工作、社会工作的经历也都属于“工作”经验。第五,要在大学里广交朋友,尤其是其他院系的朋友。谁都知道广交朋友的重要性,校园活动作为交流平台,为日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六,坚持锻炼身体至关重要。第七,与自己竞争,突破“舒适圈”。进入北大、进入经院的同学都是高分得主,进北大之后,以前的高分一律“清零”,重新起步。
总之,希望新同学们把在北大时光当做二次“高考”,北大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以上是我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北大时光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谢谢大家!
附:许国庆先生简介
许国庆先生 198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获经济学士学位,1991 年至1993 年在哈佛商学院就读,获MBA 学位。1986 至1991 年在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北京代表处工作,任北京代表。1993 至1997 年在美国雷曼兄弟证券公司纽约及香港债券部工作,任副总裁。1997 至1998 年在“人”字猎头公司香港金融部任高级顾问,为国际金融机构招聘中高级专业与管理人员。
1998 年8 月创办诚迅金融培训公司(www.chainshine.com),任董事长,将华尔街券商普遍使用的估值建模培训及美国商业银行常年使用的公司信贷分析培训引进中国,进行本土化再造。2010 年,组织推出实用投融资分析师(AIFA)认证考试。
自 1998 年以来许先生每年到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高校为毕业生进行金融职业生涯及求职技巧的公益性讲座。与北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合著职场工具书《无领到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