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5日(星期四)下午,陈经伟博士在经济学院大楼203会议室做了题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在中国实践探讨》的演讲,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王一鸣教授主持讲座,参加本次讨论会的有经济学院部分师生、校外师生、以及业界专业人士共约40多人。
陈经伟博士现任清华控股产业投资基金副总裁,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融资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博士在PE行业的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此次讲座,陈博士重点讲授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本质内涵和在中国的实践发展问题。
陈博士首先通过一个生动的“小明创业故事”指出,在企业的初始、发展和成熟阶段,是需要不同的融资服务的,其中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而股权融资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市场中众多的“小明”便形成了股权融资的需求方。在需求方和供给方的作用下,金融市场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专业投资机构,其中逐渐演变出了PE的形式。
如何真正理解PE?陈博士认为PE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PE是一种专业投资机构演化而来的金融中介,不能简单地认为股权投资就是PE;其次,PE是专业的资本供给机构,实际上是金融投资业务的延伸,从上市的股权延伸到未上市股权;第三,PE采用特殊化运作,与信托公司不同,PE是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共同投资,而投资人做出最终投资决策。陈博士特别指出,国内普遍把PE概念进行了扩大化,包括产业投资基金、创投基金等,而PE真正内涵是基金管理人向基金投资人介绍基金运作盈利模式“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时的简称。PE是由基金管理人和对外投资载体组成,其中基金管理是PE的核心,在PE行业中,如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增值服务才是获得客户赢得竞争的关键。
在阐述了对PE内涵的理解和思考后,陈博士通过国内外Pre-IPO的案例向大家介绍了PE的筹集资金方式、基金运营模式、违约责任处理、股份赎回和转让条件等,并且介绍了PE的运作和内部管理机制。
谈到PE在中国的实践问题,陈博士指出目前外资PE主导了中国市场而本土PE发展滞后,主要集中体现在本土PE品牌缺乏、规模小和规范不够三方面。目前中国PE市场门槛较低,进入较多,但市场上一方面缺乏主要机构投资者的深入参于,另一方面本土PE不能够深入领会、有效贯彻有限合伙人文化,导致了PE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不能有效匹配,形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市场挫伤。陈博士认为中国PE发展滞后的深层原因在于:1实务界简单移植和模仿,缺乏对PE的深入理解与实践运作;2政府各部门对管理权的争夺,导致缺失真正有效的规范指导;3学术界停留在介绍、对比、统计阶段,缺乏对PE问题的深层探讨。如何寻求本土PE发展的最优解还需要多方的实践和智慧。
陈博士还提出了对“本土PE是否需要监管”的看法。认为规制(Regulation)的意义大于监管(Supervision)。并指出了PE规制的思路,强调基金管理是PE的核心,基金管理机构才是基金业的关键,政府应该对市场的专业基金投资机构进行筛选准入和重点培养,使得中国的本土PE能够向企业提供更优质和更具竞争力的金融综合服务。
最后,陈博士特别强调,从基金行业发展角度,为了使我国PE市场有序良性发展,对基金管理团队实行特许经营牌照制度,以创造特许价值,方能形成一批优秀本土PE。
在演讲结束后,陈博士还同与会师生就PE在中国的实践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交流探讨。
王一鸣教授注释: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复制国外模式时,有些走样。许多所谓PE是一些有钱人将钱集中在一块,然后去找项目。这样做实际上是注重了钱的重要性,而真正意义的PE是强调管理人或团队的重要性,其专业水平与职业人市场化是灵魂。因此,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为实现这一转变,颁发特许牌照可能是一个无奈但可能有效的举措。当然,我认为我们所说的特许并不是不允许其他人PE模式,而更多的含义是创造一种国家认可或确认性的价值,以达到规范和引领市场的效果。 当前,有很多PE到处找企业推销自己,以获得合作后赢利。无非是能通过对目标企业进行基本规范化,然后利用各种关系,实现上市目标,从而获得企业上市升值的丰厚赢利(我把这称为“上市效应” )。问题是,除了上市效应外,这些PE到底依靠自身管理价值的注入给企业价值带来多大的提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