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8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暑期系列课程在线上陆续举行。北大经院——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暑期学校在线学分课程、北大经院——瑞士苏黎世大学线上国际暑期学校、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国际政策暑期项目、北大经院《国际贸易》暑期课程利用网络授课平台,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程内容。同学们相聚云端,围绕经济管理、国际贸易、政策研究分析等方面展开了学习与分享。北大经院国际暑期系列课程项目依托于北京大学与世界一流院校领先的教学资源和学术研究实力,为学生们的假期学习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受2020年疫情影响,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国际政策暑期项目改为在线形式,如期向全球学子开放。依托北大和芝大的传统优势学科和雄厚师资力量,项目为参与学生提供为期三周的基于实证方法开展政策分析的学术和实用集训,学习如何从全球视角开展实证政策研究项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秦雪征教授讲授的《应用经济计量》(Applied Econometrics)课程是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动的案例“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们掌握重要的经济计量工具,以用于分析纷繁复杂的经济与社会现象,并解决公共政策问题。
《应用经济计量》作为本届北大-芝大国际暑期政策项目前期预修课程,主要目的在于为缺乏计量经济学基础或希望加强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学生提供学术训练,以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计量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顺利过渡进入随后的顶石研究(Capstone)阶段,有能力选择合适工具开展政策研究。
该课程原为秦雪征教授为北大经济学院开设多年的全英文课程,指导学生学习应用计量经济学工具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为发表国际论文做准备,是一门程度较深的经济类专业课程。为配合本项目,此次课程将原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精选压缩为两周的在线教学,这对于师生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与体验。
早在项目开始前,秦老师与芝大联合授课教师就教学内容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了解芝大课程计划以及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选择对应知识点和应用案例,更新课程大纲。课程开始前,秦老师带领助教团队做了调查选修学生的学科背景与经济学基础、测试在线教学平台等多项准备工作。
来自北大法学院的2019级博士生包康赟参加了北大-芝大项目并选修了这门课程。作为对计量经济学知识较为陌生的文科生,他认为,这门课程最大的亮点在于老师会引导学生以“发现问题”式的方法学习计量经济学理论并应用于现实问题——“学习理论和方法的目的在于运用。老师会引导我们进行讨论,在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之后,活学活用课上学习的计量方法和理论模型。”“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会了如何用计量方法实现从‘相关关系到因果关系’的飞跃。”
线上教学,是今年《应用经济计量》课程不同以往的特殊之处。对于“云授课”,受访的课程同学普遍认为不仅讲课质量未受影响,线上教学比线下教学提高了和老师及助教的沟通机会和交流时间。“秦老师认真负责,他讲课深入浅出,PPT图文并茂,理论与实例并重。每天三小时的课程,都有回放,极大地帮助了我们温习知识。”来自北大外国语学院的2017级本科生高熙睿如是评价秦老师课程,“不仅如此,秦老师在答疑时也很耐心,课程前两个小时是老师讲授知识,后一个小时由助教讲解和上机演示STATA程序,张弛有度,使得教学引导和自由思考相结合。”此外,对于课上未消化的知识和课程作业,都有助教在微信群里及时答疑。由于国内外学生的时差,近乎24小时在线答疑模式为助教小姐姐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信赖和好评。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秦雪征老师作为计量经济学前沿领域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不吝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经济学学术前端发表成果。
“老师和助教在课前会给我们发打包的PPT文件,做计量要用到的STATA程序代码,课后还会分享与刚刚讲授知识点紧密相关的论文”。高同学表示,“印象最深的是秦老师给我们展示他在顶尖刊物发表的一篇论文,讲述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开展社保政策的实证研究,以及如何基于实证研究撰写学术论文。”
秦老师在讲述计量模型时会采用生动的案例研究进行讲评。包同学说:“在寻找工具变量的过程中,老师讲了不少有趣的案例。如,在对教育回报的研究中,通常认为个人能力对受教育程度有影响,但个人能力是不可直接观测的。为确保估计的准确性,要寻找与受教育程度高度相关、同时与跟个人能力不相关的变量作为工具变量。秦老师启发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这一变量会影响个体受教育的年限,但是与个人能力大体无关。秦老师以这一生动而日常的例子,解释了工具变量的知识。”
包同学表示,通过学习课程所掌握的研究思路对于自己开展研究有很多启发和借鉴“比如老师以一个地区警察数量和犯罪率的关系,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间互为因果的情形,提醒我们在研究设计时引以为鉴。尽管课程中涉及到的法学研究案例不多,但研究设计和思路方法是相通的。”
理论最终是需要应用在实践当中的,秦老师以生动案例的引导和讲述为同学们打开了思路,在寻找经济学问题——构造经济学模型时对于方法和格式有更深的理解。
在短短两周时间突破掌握计量经济学知识,对于同学们来说充满挑战,但一旦克服困难并通过课程,成就感满满。
结合自己学习体会和课程特点,包同学分享了课程学习经验:“因为我自己是文科背景,对于课程里面涉及到高数、线代和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不太熟悉,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我建议有志于选修这门课的同学,提早预习,课上多向老师、助教和同学请教。”在谈到自己的收获时,他说:“因为课程时间短,我的期末结课小研究主要是用助教提供的数据,操练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计量方法。我自己的尝试是研究上海和重庆的房地产税试点政策对两地居民消费情况的影响。我希望借助课程提供的数据和前人研究思路,运用双重差分法真实演练政策分析的过程。从量化研究小白到掌握相关计量经济知识和Stata工具,我收获很大!因此我推荐想要用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同学来学习这门课程。”
高同学则在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之间选择了很好的结合点“我本身的专业是印地语,但我对于莫迪在古吉拉特邦执政时的经济政策很感兴趣,他的执政模式也被称作“古吉拉特模型”,国内在此方面大多为定性研究,因此我选择了这一课题作为我的课程论文。这门课程丰富了我的研究手段,并且为我在日后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秦雪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为卫生健康经济学、人力资本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曾开设《计量经济学》、《卫生经济学》、《中国经济转型》等课程,教学成果在全国多媒体课程比赛中获奖。近年来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Health Economics, 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 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管理世界》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经济学原理》、《应用计量经济学:EViews与SAS实例》、《新型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农民工参保效果研究》等多部教材和著作,先后主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资助的多项科研课题,并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曾担任国际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的客座主编,China Health Review的编委及国内外多个著名学术杂志的外审专家。
供稿单位 |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经济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
美编 | 予天
责编 | 量子、禾雨、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