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思克莱德大学经济系主任、阿兰德弗雷泽研究院主任格雷姆·罗伊(Graeme Roy)教授受邀参加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20年海外论坛暨第二届欧洲论坛并发表题为“后疫情时代下工作场所的未来发展”的线上演讲。

图丨格雷姆·罗伊教授发表演讲
格雷姆·罗伊教授着重分析了新冠疫情对工作场所、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并提出后疫情时代下工作场所选择的发展趋势。他强调,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首先反映在对人们工作方式和效率的影响上,例如:办公场所和学校的关闭带来了工作场所前所未有的改变,尤其是对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提出了更为灵活的要求。格雷姆·罗伊教授表示赞同艾比·亚当斯-普拉斯尔(Abi Adams-Prassl)提出的远程工作可能会降低工作效率的担忧。他从劳动生产率、管理效率、工作质量、商业沟通成本的角度指出了居家工作带来的影响。他指出,工作场所对于工作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技术的传播不仅与发展有关,而且与技术使用者的技能有关。集体工作中员工参与度(包括反馈机制)、工作场所创新、有效的工作设计、框架同伴互动与支持都对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

图丨格雷姆·罗伊教授讨论后疫情时代下工作场所的未来发展
格雷姆·罗伊教授通过进一步地梳理文献指出,目前关于居家工作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学术界还存在诸多争议。具体而言,从正面渠道看,有学者认为居家工作可以改善幸福感,提高工作质量;从职业匹配的角度看,居家工作能够更好的实现技能匹配、减少职业降级,从而扩大招聘的范围;一项关于电话呼叫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居家工作使工作效率提升了13%。而从负面渠道看,居家工作可能会使对员工绩效和努力程度的监督变得更加困难;由于减少了社交、沟通和团队参与感,该工作方式也会带来创新、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同伴压力的下降等问题,从而导致管理层面实施改革和绩效管理变得更加困难。此外,居家工作还会带来技术使用方面的挑战。基于这些既往研究结论,格雷姆·罗伊教授认为,现实往往是十分复杂的,不同文化背景和产业背景的工作都有着极强的异质性,很难直接通过简单的统计方法识别居家工作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他从宏观经济背景、不平等程度、不同主体和角色工作场所偏好等方面讨论了未来居家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在提问环节,格雷姆·罗伊教授和现场听众们就如何帮助受疫情影响失业的服务业劳动者们重新适应未来的工作方式并重返劳动力市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主讲人简介
格雷姆·罗伊教授是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经济系主任、阿兰德弗雷泽研究院主任。他曾在苏格兰政府长期担任高级经济顾问、首席大臣政策组主管。罗伊教授是苏格兰应用经济学《未来经济倡议》联席负责人、卓越经济统计中心(ESCoE)高级管理团队成员。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海外论坛”系列
结合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始终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学院。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从2018年起,学院开始不定期举办“经济学院海外论坛系列”。2018年12月,首届北大经济学院北美新年论坛在美国纽约成功举办,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China and World Economy)。2019年8月,北大经济学院第二届海外论坛暨首届欧洲论坛在英国牛津举办,主题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Glob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elt & Road)。2019年11月,“一带一路”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东南亚论坛在印度尼西亚民丹岛举办。2020年1月,北大经济学院第二届北美新年论坛在美国圣地亚哥成功举办,主题为“中国与全球经济:挑战、机遇与共同繁荣”(China and Global Economy: Uncertainty, Opportunity, and Prosperity)。
供稿:经济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
美编:山竹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