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1日上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经济史工作坊在经济学院305会议室举行。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后研究员Michele Rosenberg作为演讲嘉宾,以“Tell Me What You Grow and I'll Tell You What You Think: Westward Expansion and the Politics of Slavery in the US South”( 你种植的作物“出卖”了你的内心所想:美国南部的西进运动与奴隶政治)为题,为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及其他院系三十多位师生作了学术报告。工作坊由经济学院赵一泠助理教授主持。经济学院周建波教授、郝煜长聘副教授、袁野助理教授、石凡奇助理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席天扬副教授,长江商学院陈雨新助理教授参与了工作坊,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聆听了工作坊。
首先,Michele介绍了其研究的背景与主题。文章主要研究的是1810-1860年间美国对奴隶制度支持程度的决定因素。随着西进运动的不断进展,人口的迁徙带来了政治势力的失衡,美国不同地区对于奴隶制度的支持程度出现了不同的趋势走向。基于这样的背景,文章主要探究的是使用奴隶劳动力所带来的经济激励的转变是否影响了一个地方对于奴隶制度的政治支持程度。与之前从意识形态角度去探究对奴隶制度的支持与否不同,该研究更加侧重从经济动机出发,并试图给出合理的机制解释。
之后,Michele介绍了他的数据以及模型构建过程。该研究使用到的指标主要包括奴隶制度支持程度(support for slavery)以及土地等级(land-rank)。奴隶制度支持程度给出了三个维度的衡量方法,包括政治家选举行为、选举中的大众投票行为以及国会议员意识形态评分。土地等级指标主要基于棉花(奴隶劳动力特定作物)相对于小麦(非奴隶劳动力特定作物)的生产力进行构建。当年的相对生产力超过本县的外县土地总面积即该县当年的土地等级。由此可知,一个地方的棉花相对生产力越高,则计算出的土地等级数值越低。通过模型搭建,该研究主要想探究土地等级对于奴隶制度支持程度的影响,并提出预测土地等级数值的增加会导致奴隶制度支持程度的下降。
最后,Michele展示了其研究的结果。结果表明土地等级数值的上升即棉花相对生产力的下降导致政客对奴隶制度的支持程度显著下降,该下降的可能传导机制有奴隶主与非奴隶主经济回报的变化,人口迁徙以及非经济因素的激励作用。同时,文章从新闻报道角度入手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经济条件的变化导致了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报纸报道倾向的变化。通过进一步分析不同政党属性的报纸,在经济状况发生变动时,其报道中使用到的奴隶(slavery)相关词汇的词频变化,可以得出当时政治势力以及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趋势。最终该研究的主要观点得以印证:当地经济条件决定了当地的奴隶制度支持率。
与会师生与演讲嘉宾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交流,并对该研究的指标计算与模型设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次工作坊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Michele是西北大学经济学系的博士后研究员,隶属于经济史中心。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史与发展经济学。其文章主要研究的是经济环境的变动如何影响了制度变革,尤其强调冲突在其中的作用。近期,他一直专注于两方面的研究:其一,从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角度来分析技术创新与冲突之间的关系;其二,种族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Michele在意大利长大,并在法国、智利、西班牙和美国等多个国家学习和工作。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北大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宏观经济学”、“微观理论经济学”、“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劳动-健康经济学”、“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截至2020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活动209场。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能源、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此外,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三校联合工作坊。经济学院将与这些院校一道,继续深化合作,为广大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科研办公室
供稿人:李嫣然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