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思政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度融合经济学特色,扎实推进2024年思政实践课的育人工作。学院致力于在理论探索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深化学生对经济规律与市场机制的理解,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024年夏天,北大经济学院思政实践课程再出发,共组织9支思政实践课程团队、120余名师生分赴黑龙江铁力、江苏盱眙、湖南茶陵、湖南中方、河北正定、山东淄川、云南弥渡、江苏宜兴、河北丰宁等地开展思政实践。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副书记周超,金融学系主任、2023级本科1班班主任王一鸣,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2023级本科2班班主任郑伟,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2023级本科3班班主任陶涛,财政学系长聘副教授、2023级本科4班班主任崔小勇,金融学系长聘副教授、2023级本科5班班主任王熙,财政学系助理教授王耀璟、曹光宇,团委书记李晓丹等22位教师担任任课教师,作为“第二课堂”导师与学生共上思政实践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邱华宇以“马克思主义与调查实践”为题为同学们开展了行前理论教学。
实践团师生行走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基层一线,让青春之声在东北平原的黑土地上澎湃,于西南边陲的蔚蓝天空下激荡,于中南丘陵的层叠梯田上回响,于华东平原的碧波湖畔间争鸣,从四个维度读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洞察经济发展脉搏;关注政策,探索其背后的经济逻辑,以脚踏实地的行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做全面深化改革的先锋闯将,立志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中流砥柱,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红色曲:凝心铸魂——学思党史国史 厚植爱国情怀 汲取奋进力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五四青年节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寄语 触摸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信仰与考验,聆听革命先烈辉煌英勇的革命故事,感悟生生不息的建党建军精神、革命精神仍在跳动着的热血脉搏。2024年,北大经院思政实践团队赴各地红色遗址、红色教育基地参访学习,学思党史国史,厚植爱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师生前往黑龙江铁力学习东北抗联精神,在江苏盱眙赓续红色血脉,前往湖南茶陵学习早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创建历程,在山东淄博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革命精神,在河北正定感受红色革命抗争精神经久不衰的力量与号召……思政实践团师生在基层实践与调研中学习党史国情,传承精神谱系,汲取奋进力量,夯实理想信念。
7月8日至12日,经济学院师生赴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开展思政实践,由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2023级本科2班班主任郑伟教授带队授课。实践团前往双丰镇建国村抗联精神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师生们从抗联集结号雕像出发,漫步时空长廊,参观村小旧址和抗联礼堂,深入了解学习了建国村的抗战历史,体悟当地人民的爱国热忱与斗争精神;来到马永顺纪念馆和林场,学习劳动模范马永顺的光辉事迹,感悟新中国第一代林业工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爱国精神、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以及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精神品质。
7月8日至12日,经济学院师生赴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开展思政实践,由金融学系主任、2023级本科1班班主任王一鸣教授带队授课。师生们来到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聆听新四军挺进苏南、创立抗日根据地、对敌作战的历史,从中感悟“铁军优良传统”的深刻内涵,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实践团还前往周恩来纪念馆进行参观,了解周总理立志求学、革命历程、建设伟业、晚年岁月、风范永存等生平与功绩,体悟周总理坎坷与光荣的一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奋勇前进。
7月22日至26日,经济学院师生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开展思政实践,由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授课。师生们前往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进行参观学习。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克茶陵县城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秉承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的朴素初心,进行土地革命,发展经济建设,巩固革命政权。在茶陵县委大院,师生参观了毛主席当年的住室,透过主席书桌上的《茶陵州志》、饭桌上的茶陵伏蒜和腐乳,感受毛主席与茶陵人民的深厚情谊,感受主席“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的喜悦。重温红色峥嵘岁月,实践团深受感染,革命先辈用双肩背负使命,用血肉夺取胜利,吾辈更明今朝担当之所在。
7月22至26日,经济学院师生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开展思政实践课程,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周超带队。在淄川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按照淄川革命历史发展脉络,实践团师生先后参观了“星星之光”“抗日烽火”等六个主题展厅。通过参观学习,师生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实践团还前往了憨兜家园残疾人帮扶中心,深入了解社区如何帮助改善心智障碍者生活并给予他们工作的机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此次参访也让师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社会教育和心灵触动。
8月5日至8月9日,经济学院思政实践课程团队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开展思政实践课程,由财政学系长聘副教授、2023级本科4班班主任崔小勇带队授课。师生一行与正定县老干部王志敏同志进行座谈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的光辉事迹,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调研、实事求是,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广揽英才、心系人民,端正党风、谋划发展的光辉形象;在正定县高平对敌斗争纪念馆,体味以刘傻子为代表的革命烈士们的英勇无畏与爱国情怀,亲身体验了高平民兵中队遗址地道环境,明悟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抗争精神。师生们也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此次参观为契机,将爱国主义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乡村曲:深学实做——投身教育建设 守护绿水青山 赋能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2024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先导,守护绿水青山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通过振兴乡村教育,可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发挥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实现绿色发展,建设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文明。思政实践团队师生在茶陵围绕乡村振兴、乡村教育等主题进行调研学习;在湖南中方聚焦乡村产业、文化振兴、绿色生态发展新业态,探求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在云南弥渡,赓续书写志愿服务的青春篇章,共促县域公共教育发展;在江苏宜兴,感受绿水青山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建品牌带领实现农业致富的成功探索……师生们深入乡间、踏上土地,观察社会问题,参与具体实践,发挥青年智慧。
7月22日至26日,经济学院思政实践课程团队来到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围绕“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教育等主题进行调研学习。实践团参访了火田镇大龙村与高陇镇龙匣村,了解当地实现和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具体实践;前往康成庄园合作社,了解当地茶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在茶陵一中,崔建华围绕学业规划与职业选择主题,为近200名当地师生作主题讲座,“思想是前行的方向”,引发了与会师生强烈共鸣与深刻思考。
7月29日至8月2日,经济学院思政实践课程团队赴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开展思政实践,由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长聘副教授、2023级本科5班班主任王熙带队授课。实践团来到中方县行政中心,与中方县委共同召开调研座谈会,北大校友、湖南省选调生肖莹讲述她参与基层治理的所想所感。实践团师生在黑禾田村了解当地特色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得知“小红军休闲部落”文旅产业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够拉动村民就业、促进乡村振兴。实践团还来到泸阳镇调研艾叶种植和加工、蓝莓加工、兰花种植等乡镇产业,对现代农业的魅力和乡村振兴的潜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实践团还在桐木镇调研了中国南方最大葡萄沟,了解刺葡萄产业在桐木镇的兴起历史和发展现状。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发轫于2016年的北大经济学院“怀源计划”支教团,在八年笃行不怠的脚步里给偏远地区的同学们带去了满腔的爱与光亮,逐渐孕育出独属于北大经院青年的怀源精神。7月28日至8月7日,在经济学院团委书记李晓丹带领下,经济学院“怀源计划”赴云南弥渡支教实践团时隔一年,再次前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开展了以“小河淌水求真知,筑梦北大向未来”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与系列实践活动。支教团深入弥渡一中,在当地干部与老师的支持下组织了包括通识选修课程、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晚会在内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心灵、以生趣的内核消散暑期的炙热。支教团成员还前往弥渡县的基层政府、乡镇企业,学习弥渡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先进经验。从教室操场到城镇乡野,他们怀揣着爱与希望,潜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努力将经世济民的理想寄托在火热的实践中,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创新曲:与时俱进——把握发展大势 探求科技成果 共筑创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国际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新方位,审时度势地将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师生在江苏盱眙调研龙虾产业和新能源企业,在山东淄川了解技术赋能现代化农业的蓬勃活力,在江苏宜兴感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思政实践团队师生在基层实践与调研中感受我国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的伟大成就。
7月8日至12日,经济学院思政实践课程团队来到江苏盱眙。师生们首先来到盱眙龙虾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近距离观察盱眙小龙虾的生长环境与不同种类小龙虾的身形体态。在盱眙县主城区东南部的产业集中区域,实践团参访数个较有代表性的新能源企业,了解凹土等盱眙当地的特色资源;在於氏龙虾厂区,师生们参观龙虾和调料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体会到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的完美融合。参访数个企业后,师生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了盱眙县如何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完善的产业体系并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7月22日至26日,经济学院思政实践课程团队来到山东淄川。在七河生物智慧工厂,师生们了解了人才培养与党建双线并行的特色发展道路,学习了从培养菌木到香菇采摘的生产全流程,切身感受到技术赋能现代化农业的蓬勃活力;在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实践团详细了解了集团的产品结构,其中“鲁联新材”与“跨界针织”两大板块展现其在顺应市场的创新思维与响应绿色号召的决心,成为传统工业企业转型的有益借鉴;在雾岭山农场有限公司,师生们了解企业持续深耕无糖、低糖山楂制品的重大战略,进一步学习了如何开展调研,捕捉市场动态,在持续创新的过程中保持市场竞争力。
8月5日至9日,经济学院思政实践课团队来到江苏宜兴,在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深入学习和参访,由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2023级本科3班班主任陶涛带队授课。参访期间,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先科半导体、中环领先、山水半导体、灵谷化工、国信协联、宝银公司等园区重点企业,近距离观察了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的生产流程,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关于技术创新和市场前景的详细介绍,更深刻意识到在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科技公司要把握时机,加快产业集群合作,破解卡脖子问题。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师生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深刻理解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文化曲:继往开来——寻访中华文脉 涵养文化自信 深耕文明互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践团师生在江苏宜兴感悟制陶工艺的独特之美,体会文化大家的非凡人生;在河北正定感受古建艺术宝库的文化底蕴;在河北丰宁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师生们在实践参访中增强了文化自信,感受着中华文化与文明互鉴的独特魅力。
8月5日至9日,经济学院赴江苏宜兴开展思政实践。宜兴历史悠久,拥有7000余年的制陶史和2200余年建县史,先民勤劳朴实,留下众多文化遗存,数千年间这里诞生了多位文化艺术大家。实践团师生们在悲鸿故里文化园,进一步领略了徐悲鸿先生的艺术人生和爱国情怀;在周培源故居,了解了周培源先生在推动中国科学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学习了宜兴陶瓷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受了古今宜兴陶瓷艺术家的非凡创造力。
8月5日至9日,经济学院赴河北正定开展思政实践。在石家庄城市馆,实践团学习了正定从鲜卑族建立的中山国经赵灭、秦统逐步设为郡县以至今日的千年文化底蕴,以及石家庄从民国时期的石门市逐步发展为省会城市的过程;在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实践团了解基地的发展历程,了解了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场下朴实而平凡的生活;在正定县博物馆,师生们领略馆藏瓷器的精巧和正定胜迹图的震撼,感悟“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正定古城千年之美。
9月2日至6日,经济学院赴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开展思政实践活动,由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周超,财政学系助理教授王耀璟、曹光宇带队授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实践团对兼具地方特色与满族民族特征的丰宁民间艺术有了基本认识,并在工坊亲身体验了满族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丰宁满族博物馆,师生们了解了当地自史前时期至清代的文明史,特别是以满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在耕牧猎工、衣食用行、宗教信仰、文化礼仪等方面辉煌发展成果。在九龙松景区,实践团成员对九龙松的独特形态和自然历史深感赞叹,感受到九龙松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9月20日,经济学院举办2024年思政实践课总结分享会,夏种秋收,任课教师、课程助教、选课学生齐上2024思政实践课程“最后一课”。总结分享会上,师生交流实践感悟,深化专业认知,更加明确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将这宝贵的课程学习经历转化为奋斗前行的动力。经济学院还在院楼一层大厅开设“北大经院2024年思政实践课程纪实展”,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将课程实践成果进行宣传。从行前理论课,到行中实践,再到行后总结,思政实践课程形成育人闭环。
青春之声,句句铿锵,唱响时代强音。从学习党史国史到聚焦乡村振兴,从寻访中华文脉到探索科技成果,2024年,北大经院9支思政实践课程团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践行经世济民初心,全体师生将知行合一践行在祖国大地上。北大经院青年将以“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昂扬风貌,让初心永驻、信念扎根、情怀传续,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习生活中,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