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经济系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光辉历程。我在1982年考入北大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进入本科生学习阶段,后来又考入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硕士。经济学院的发展、壮大,倾注了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满载着学校和院领导的亲切嘱托,更是经济学院(系)历任领导不懈努力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社会各届的鼎立相助。我作为国际经贸系的教师,出身于经济学系,站在讲台上非常自豪,同时也感到自身使命的重大。作为教书育人的基地,我觉得,我们不仅应该向学生传授各种有用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世界在快速发展变化,要让学生勤于思考,就要让他们多了解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了解国外学校的同龄人都学什么和看重什么,这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知己知彼中学习,学有目标更有动力。课程的设置虽然不能代表能力和水平,但起码可以了解基本视野,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际经济系部分教师赴昌平校区看望本系新生时合影。左起:刘群艺、姚志勇、王建华、张德修、张康琴、孙薇、陶涛、萧琛。
为了有针对性的进行比较与分析,我想介绍的就是莫斯科大学经济系的外国经济与对外经济关系教研室。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比北大经济学院所包含的下属机构要广泛得多,不仅包括经济类各学科,还有管理学科、人口学等。外国经济与对外经济关系教研室在结构设置上大体相当于北大经济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和俄罗斯的教育体系基本属于同一模式。现在两国又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中俄教育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的地方。从上世纪90年代起,俄罗斯教育体制一直在持续改革,目前大学教育阶段的课程既有时代热点,又有俄罗斯特色。我们研究莫斯科大学经济系外国经济与对外经济关系教研室的本科生课程,可以对照目前我们自身所设课程,有很好的比较和借鉴作用。
从该教研室本科生课程设置看,必修课只有两门,即“国际经济学”与“外国经济”。由于我们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与莫大经济学系的外国经济与对外经济关系教研室在两个学校的整个经济类教学机构中承担的分工不同,所以国际经济贸易系开设多门必修课是合理的。莫大该教研室选修课是发展经济学。该教研室的专业课程有十几门,分别是:“外国投资与俄企业运行:吸收和利用问题”、“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的调节”、“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新经济”、“俄罗斯与外国的影子经济”、“外国公司市场营销”、“外国银行市场运作”、“国家外债的管理: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与俄罗斯实践”、“国际科技关系与服务贸易”、“世界经济的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对外开放与俄罗斯的经济安全”、“欧洲地区一体化的现实标准”、“构建信息社会:外国经验与俄罗斯的利益”、“世界一体化进程”。
上述这些课程与国际经济贸易系现有课程相比较,从名称上看,有的大体相当,如“国际经济学”与国际经济贸易系现在开设的课程名称完全一致;“外国经济”则基本上可以与国际经济贸易系现在开设的“世界经济专题”相对应,只不过是从俄罗斯人的角度来看的。其他课程有的相当于国际经济贸易系现有课程的一部分,比如“外国投资与俄企业运行:吸收和利用问题”、“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的调节”、“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新经济”等,差不多可以归入国际经济贸易系的“国际投资学”、“俄罗斯经济”、“世界经济专题”等。还有一些课程则反映俄罗斯的经济特色,比如“俄罗斯与外国的影子经济”、“国家外债的管理: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与俄罗斯实践”等,这些相关内容在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系所开设的上述课程里涉及不多。
从该教研室所显示的授课内容来看,基本上反映了俄罗斯对当前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关系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俄罗斯对当今国际热点问题的研究范围和深度。
通过研究该教研室的相关课程安排,使我们了解到,要想合理安排各门课程,就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反映国内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急需。
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诸多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差异。所以我们不能一味追随国外的现成经验,要因地制宜,课程结构要有独创性。
第二、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分析,以保证课程设置的有效性。
课程设置要相对稳定,有一定的连续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和深入。
第三、课程内容紧扣时代发展主题,既有针对性又兼顾多样性。
各国经济发展千差万别,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原汁原味的欧美教学内容。应该在广泛吸收世界经济前沿知识的基础上,挖掘新知识,并不断深化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有利的知识领域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和新课题,在充分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总之,为了我们经济学院更好、更顺利地发展和更美好的未来,我们就要多了解国际同行的工作进展,利用别国对我有益的经验,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的学科力量,以创造出更多有时代意义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