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校友、老师、同学: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北大经济学院首届校友创新创业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大经济学院欢迎各位的光临。
我们之所以召开这样一个大会,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中央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作为我们这样一个以经世济民为抱负、以经济学人才培养为宗旨、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为己任的高等经济学教育机构理应有所作为;二是为经济学院的校友,特别是创业校友搭建一个平台,使大家通过母校这样一个温馨、权威、具有信誉的平台来各取所需,优势互补、进一步做大做强各自的事业。三是希望通过创业校友代表们分享你们在创业过程中的经历,让今后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对创业有更直观的了解,以便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
这些日子来,我自己也在思考创业这个问题,当然不是说我要辞职去创业,我绝对没有这样的勇气、天分和能耐。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创业这个问题有自己的一些粗浅感想,提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真正的创业,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创新。
什么是创业?怎么定义创业?不同的人对创业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而我一贯认为,我们只有首先搞清楚命题,才可以保证大家是在同一语境下讨论问题而不是自说自话。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创业即创办事业”,我觉得这个解释有些不太着调。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在(New Venture Creation)《新企业的创建》一书中指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 。我觉得这个概念相对比较贴切,但还是缺了至少一个重要元素,那就是风险的承担。英文中创业一词为entrepreneurship, 它的核心特征就是Risk-taking.
如果从宽泛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创业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即“有中增量”、“有中出新”和无中生有。同时,创业也有三种驱动力,即“养家糊口”、“不甘平庸”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比如说,社会上已经有大量的餐馆了,你再去开一家同类型的餐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养家糊口。这是属于第一种创业;你已经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你感觉无法发挥你的优势与特长,你不甘平庸,你心里有一种躁动,你宁愿承受未来不可预知的风险来实现你的个人价值。你辞掉你目前的工作,另起炉灶,自己创业。
无疑,这三种类型的创业都是社会需要的,创业形式无贵贱之分,但我们不得不说,创业有价值大小之分。“有中出新”和“无中出有”的创业以“革新”、“颠覆”、“创造”为本质特征,对人类社会的飞跃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从贝尔的电话到爱迪生的电灯;从本茨的汽车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比尔.盖茨的微软到扎克伯格的脸谱,正是因为“有中出新”、“无中生有”的创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让这个社会更加多姿多彩。因此说,第二和第三种类型的创业更值得我们鼓励和赞颂,因为它们所具有的“开拓、进取以及对未知探索的勇气和挑战的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动力之一。这也是我们院的创业校友所追寻的主要创业形式。
第二, 教育的精髓与创业的本质特征应当是一脉相承的。
“独立、民主、自由、质疑、批判”,被称为大学之精髓,这种精髓,无疑是人格塑造的优秀材质,是人类发明创造的重要引擎。鲁迅先生说过,“北大是常为新的”。“勤奋、求实、严谨、创新”也是北大的校风。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在论述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时指出,美国教育制度的显著特点是“自治、竞争和反应能力”。我认为,批判、质疑、创新、竞争、反应能力都是第二种和第三种创业类型必备的素质。
其实,在我看来,一个好的教授何尝不是一个创业者?老师在做研究、构思论文的时候,首先要想出一个好的问题、新颖的视角、最适合的方法、最新的数据,最严谨的论证。好的教授与商场上成功的创业者的差别仅仅在于:创新成果的载体不同:前者是无形的思想和观点、后者是有形的、具体的实物,但精髓与实质无疑是想通的。所以,不要机械地理解创业和创新,似乎只有在商海创业才有所谓创新的问题。
我们不得不承认,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中国的文化、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先天的不足。因此,要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是成为一阵风、或者一个口号,而是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常态,我们还需要做很多事情。
从我们所处的高等教育来说,我们需要增加相关的课程,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注重知与行的结合,使得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更好地领会理论的奥妙与实践的美妙。就像宋代的王阳明所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些年来,学院也做出了许多改革的尝试,包括创建社会实践课程、创业课程、暑期实习、创业指导等。实际上,我们院的章政老师和其他老师在五年前就已经开设了“企业家培育与创业的理论与实践”的全校通选课,目前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创业课程之一。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创业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要防止一种倾向,那就是认为理论无用,“实操”实用。我从来都认为,现在也坚持这个观点:高等教育的重点应当是Why,而不是how。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探知未来的勇气,应当是高等教育机构努力的方向。强调创业绝不是要把高等教育办成职业学校。我这里完全没有贬低职业技术学校的意思。相反,我认为,为了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15版,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学校。德国之所以能够进入工业4:0时代,就是因为有强大的、优秀的职业技术学校做支撑。但教育有分层,有不同的目标。
第三,切忌攀比,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机器的运转需要引擎,但也绝对离不开齿轮和螺丝钉。因此,我们为创业者喝彩,我们同样要为“打工者”点赞。在当下创业成为一种浪潮的时候,我们应当防止另一种倾向:那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涌入所谓“创业”大军,好像不搞点创业项目都不好意思见人。我们有一种不好的文化,那就是跟风、攀比、搞形式主义。当我们在鼓励创业的时候,当我们在颂扬创业的时候,绝不是说只有创业才能为这个社会做贡献。如果你愿意去政府部门、去外企、国企、民企打工,并且你认为这样更能发挥你的特长,更能够让你感到惬意和开心,为什么不呢?我很喜欢汪国真的诗句“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随心所动,切忌攀比。不管你做什么:自己当老板还是给别人“打工”,最重要的是,把这份工作做到最好、追求卓越。
前两天看到马云在美国的一个演讲,其中谈到的一个细节让我特有感触。他说20年前当他打算开一家互联网公司时,邀请了24位好友讨论了两个小时。到了最后,还是没有人能理解他想要做的东西。之后他们就进行了投票。23人反对。只有一个人对他说“马云,我相信你,虽然我不知道你想要做什么,但如果你想做,就大胆去做吧。因为你还年轻。那年马云30岁。
从自然年龄来说,北大经济学院应当说不年轻了,因为她今年已经103岁了,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学科,在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数万名校友为我国经济科学的繁荣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学界、商界和政界享有崇高声誉、影响深远的人物,可谓群星璀璨。具体到创业而言,功成名就、腰缠万贯的校友也大有人在。然而今天,我们邀请了一批相对还很年轻的校友回来跟我们讲述他们创业的故事。第一位故事的讲述者蒋沈雄今年只有23岁,但已经因其独特的创业项目:“太空翼少儿足球”而成为了《人民日报》的新闻人物;今天下午的最后一位讲述者陈正勋只有22岁。作为当年泉州市的高考状元,经院曾经的学生会主席,三年学习成绩排名第一的在校生,创立“趣寻榜样”,在在校大学生中已小有名气。其他的一些创业校友可能年长一些,但总体都还是属于“在路上”的创业者。
无疑,跟商界一些叱咤风云的所谓“大腕”相比,他们现在可能还略显稚嫩,但乔布斯、柳传志不都曾经稚嫩过吗?无疑,他们现在可能还没有“功成名就“,但谁说今天的这些年轻创业者们在不久的将来不会成为引领行业、甚至社会发展的杰出人物?我们正是想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些年轻创业者们的关切和敬意!我们正是想以这样的方式给予所有正在爬坡、过坎的经院创业校友们以信任和鼓励!
最后,预祝我们今天的大会圆满成功!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经院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