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系部检索»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

李虹

地 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530

电 话: 8610-62755658          传 真:8610-62751460

lihong2008@pku.edu.cn

 
教育背景

理学学士(数学)、经济学硕士(世界经济)

1999年9月-2002年7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习

2002年7月: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2年7月-至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3年6月-至今,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15年11月-至今,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

1.新兴资源经济与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2.国际能源形势、能源转型与产业(企业)发展及空间布局

3.资源型城市(区域)转型与城市、产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4.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高效管理

5.乡村振兴

6.反垄断中相关市场界定

讲授课程

本科与硕博课程:

1.能源经济学

2.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3.发展经济学专题

4.中国环境概论

5.高等数学

6.环境规制与立法

7.中国环境政策演变与前沿

其他课程:

1.人力资源管理

2.新兴资源经济与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3.资源型城市(区域)转型与企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4.能源转型与企业(产业)发展和布局

5.国际能源形势与国家战略

6.乡村振兴

部分已发表学术论文

[1].Lu, Chunhua, and Hong Li. "Have china’s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s promoted industrial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The evidence from heavily polluted industrie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Sustainability 15.3 (2023): 2657.(SCI&SSCI)(通讯作者)

[2].Li, Hong, Jing Wang, and Shuai Wang. "The impact of energy tax on carbon emission mitigation: An integrated analysis using CGE and SDA." Sustainability 14.3 (2022): 1087.(SCI&SSCI)

[3].Zhang, Yuanqing, Hong Li, and Yaqin Feng. "Inference for partially linear additive higher-order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 with spatial autoregressive error and unknown heteroskedasticity."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Simulation and Computation 52.3 (2023): 898-924.(SSCI)

[4].Wang, Jing, and Hong Li. "The impact of electricity price on power-generation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China." 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9 (2021): 733809.(SCI) (通讯作者)

[5].Xiong, Zhenxing, and Hong Li. "Ecological deficit tax: A tax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compensation for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30 (2019): 1128-1137.(SCI)(通讯作者)

[6].Li, Hong, Jianbo Hu, and Wei Zhang. "Reg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ate of change of CO2 emission intensity of Chinese provinces and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6.4 (2018): 321-336.(SSCI)

[7].Yu, Yang, Li, Hong, et al. "The price evolution of wind turbines in China: A study based on the modified multi-factor learning curve." Renewable Energy 103 (2017): 522-536. (SSCI&SCI)

[8].Yu, Yang, Li, Hong, and Haibo Bao. "Price dynamics and market relations in solar photovoltaic silicon feedstock trades." Renewable energy 86 (2016): 526-542. (SSCI&SCI)

[9].Li, Hong, and Jin-feng Shi. "Energy efficiency analysis on Chinese industrial sectors: an improved Super-SBM model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65 (2014): 97-107.(SSCI&SCI)

[10].Li, Hong, Yang Yu, and Liping Sun. "Subsidy demands of china renewable energies under fit schemes."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medicine(2014):62: 11-12.ISSN 1081-5589.(SCI)

[11].Li, Hong, Juanrui Lou, and Tingting Zhang. "Regional study on the Feed-In-Tariff mechanism of the photovoltaic industry in Chin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Management Journal(2014):13(5):1241-1249.(SCI)

[12].Li, Hong, Minghua Xie, and Tingting Zhang.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A review and empirical study of wind power in China."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2 (2013): 101-107.(SSCI&SCI)

[13].Li, Hong, Chengming Huang, and Bill Z. Ya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Regolazione ambientale, innovazioni d’impresa e competitività internazionale." Economia Internazionale/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4.1 (2011): 115-128.(SSCI)

[14].Liu, Wei, and Hong Li. "Improving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fossil energy subsidies reform in China." Energy policy 39.7 (2011): 4134-4143. (SSCI&SCI) (通讯作者)

[15].陆春华,李虹,易卓睿.碳试点政策冲击下的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24,43(03):115-125.(CSSCI)(通讯作者)

[16].陆春华,李虹.碳试点政策、绿色创新和企业生产效率[J].经济问题探索,2023,(04):38-60.(CSSCI)(通讯作者)

[17].李虹,王帅,李晨光.等.电价调整对宏观经济及产业结构的影响[J].资源科学,2022,44(01):156-168.(CSSCI)

[18].李虹,李晨光,王帅等.电价水平与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2,(03):68-86.(CSSCI)

[19].王帅,李虹.节能评估对行业隐含能源强度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06):41-51.(CSSCI)(通讯作者)

[20].陆春华,李晨光,李虹.基于动态CGE模型的碳税政策促进江苏省低碳发展研究[J].科学决策,2022,(06):54-72.(CSSCI)

[21].李虹,王帅.中国行业隐含能源消费及其强度的变动与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05):47-57.(CSSCI)

[22].李虹,王帅.需求侧视角下中国隐含能源消费量及强度的影响因素[J].资源科学,2021,43(09):1728-1742.(CSSCI)

[23].李虹,陆春华,王帅.“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潜力、风险与布局——基于2019年65个国家(地区)数据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21,40(07):110-119.(CSSCI)

[24].李虹,邹庆.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J].经济研究,2018,53(11):182-198.(CSSCI)

[25].李虹,熊振兴.生态占用、绿色发展与环境税改革[J].经济研究,2017,52(07):124-138. (CSSCI)

[26].李虹,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新动能的培育[J].改革,2017,(08):99-103.(CSSCI)

[27].余杨,李虹,舒振宇.光伏产业结构、合同安排和纵向价格传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36(09):82-89.(CSSCI)

[28].刘伟,李虹.中国煤炭补贴改革与二氧化碳减排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4,49(08):146-157.(CSSCI)(通讯作者)

[29].刘伟,李虹.能源补贴与环境资源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化石能源补贴改革理论研究的考察[J].经济学动态,2012,(02):94-98.(CSSCI)(通讯作者)

[30].李虹,张昕竹.相关市场的认定与发展及对中国反垄断执法的借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05):31-36.(CSSCI)

部分主持课题

纵向课题: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2022)(项目编号:22VMG012)

2.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际能源新形势对中国发展与战略环境影响研究”的研究工作(2015)(项目编号:15ZDA059)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全球产业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保障与风险预警研究---以动力电池为例”(2020)(项目编号:72073007)

4.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的有效性及体系创新构建——基于含生命周期与空间布局的经济-能源-环境-社会系统视角”的研究工作(2013)(项目编号:71373014)

5.主持并完成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可再生能源产业融资风险管理和政策支持体系构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的研究工作(2012)(项目编号:12YJAZH056)

6.主持并完成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电力价格体制改革研究——煤电价格联动的政策效应” 的研究工作(2009)(项目编号:09YJA790006)

7.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提升北京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研究” (2020)(项目编号:20JJB01)

8.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中相关市场界定的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工作(2009)(项目编号:09BJL027)

9.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反垄断中相关市场界定的理论与国际实践比较研究”的研究工作(2007)(项目编号:07BJL021)

10.主持并完成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反垄断执法中相关市场界定的经济学分析”的研究工作(2006)(项目编号:06JA790003)

11.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任子课题负责人(2020)(项目编号:20&ZD092)

横向课题:

1.主持并完成中国氢能联盟氢能“揭榜挂帅”项目“国际绿色氢能贸易及发展趋势研究”的研究工作(2023)

2.主持并完成三峡集团(营口)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双碳目标下的天然气发电发展应用” 的研究工作(2021)

3.主持并完成中国科协项目“科创中国节能减排科技金融服务团”的研究工作(2021)

4.主持并完成四川虹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智慧农业发展前景分析和推广应用”的研究工作(2021)

5.主持并完成中国科协项目 “科创中国”首届(铜陵)科技金融沙龙”的研究工作(2020)

6.主持并完成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项目“佛山市建立健全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专题研究”的研究工作(2020)

7.主持并完成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项目“新形势下电价与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关系理论、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的研究工作(2020)

8.主持并完成首都高端智库研究项目“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科技支撑的内涵、目标和应用路径研究”的研究工作(2020)

9.主持并完成北京大学项目“新冠疫情对我国资源保障体系的冲击及优化措施” 的研究工作( 2020)

10.主持并完成卫辉市发改委项目“卫辉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 的研究工作(2019)

11.主持并完成焦作市发改委项目“焦作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年度绩效考核评价报告” 的研究工作(2018)

12.主持并完成国土资源部项目“低品位油气资源开发政策研究”的研究工作(2017)

13.主持并完成焦作市发改委项目“焦作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年度绩效考核评价报告” 的研究工作(2017)

14.参与国务院参事室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军民融合强军富国的新策略和新路径”的部分研究工作(2017)

15.主持并完成国土资源部项目“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2016)

16.主持并完成国土资源部项目“中国能源(油气)发展战略与情景预测”的研究工作(2015)

17.主持并完成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项目“中美化石燃料补贴同行审议”的研究工作(2015)

18.主持并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国矿产品市场制度与矿业资本市场”的研究工作(2015)

19.主持并完成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项目“风电、光伏发电成本价格竞争力及财税价格政策”的研究工作(2014)

20.主持并完成国家统计局项目“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工作(2014)

21.主持并完成国际煤炭协会项目“2035年煤炭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煤炭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工作(2014)

22.主持并完成国际煤炭协会项目“2035年煤炭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2035年世界能源需求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工作(2014)

23.主持并完成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能源补贴改革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工作(2011)

24.主持并完成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中国电力产业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污染管制行动”的研究工作(2007)

出版专著

1.李虹等著《资源型城市转型新动能: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经济模式与政策》,商务印书馆,2018年

2.李虹等著《中国能源市场:供给、价格及政策》,商务印书馆,2024年

3.李虹等著《中国资源型城市预警指数:基于转型能力、压力的各地级市评价》,商务印书馆,2017年

4.李虹等著《中国资源型城市创新指数:各地级市创新能力评价》,商务印书馆,2017年

5.李虹等著《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各地级市转型评价》,商务印书馆,2016年

6. 李虹等著《一带一路投资潜力指数:各沿线国家投资潜力评价》商务印书馆,2017年

7. 李虹等著《一带一路投资风险指数:各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价》商务印书馆,2018年

8. 李虹著《非竞争性市场秩序研究—中国转型期特殊产业组织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

9. 李虹著《相关市场理论与实践—基于反垄断中相关市场界定的济学分析》,商务印书馆,2011年

10. 李虹著《公平、效率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补贴改革理论与政策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

11. 参编萧灼基主编《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兼编辑部主任

12. 参编萧灼基主编《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兼编辑部主任

13. 参编萧灼基主编《2005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兼编辑部主任

14. 曹和平、李虹、张博译《环境经济学》,中国税物出版社,2005年

15. 李虹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荣誉奖励

1. 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8)

2. 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编号:07BJL021)结项优秀奖

3. 获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奖(2011)

4. 获北京大学方正奖教金(2009)

5. 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花旗奖教金(2006)

6. 获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所带班级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班集体)(2002-2003)

7. 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和博士生创新资助一等奖(2001)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