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系部检索» 金融学系

金融学系

施建淮

地 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100871

电 话: 86-10-62765114          传 真:

jhshi@pku.edu.cn

星期三 上午9:00-12:00

 
教育背景

经济学博士,日本大阪大学经济学系,1996-1999

经济学硕士,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1985-1987

数   学学士,南京大学数学系, 1978-1982

工作经历

2007.06-今,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任教,2010年晋升为教授

2000.02-2007.06,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

1989.02-1996.10,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任教

1987.09-1989.02, 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任教

社会职务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

研究领域

国际金融、货币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讲授课程

       国际金融,国际金融与货币政策(研究生),货币银行学,货币经济学(研究生),中级宏观经济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

       博弈论,高级宏观经济学II(研究生),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等

 

主要作品

学术论文:

“中国外汇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企业美元债发行视角”(与王英中、方一鸣合作),《世界经济研究》,2023年第12期

“国际资本流动、国内信贷与房地产价格: 基于中国宏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与杨雨晴合作),《世界经济研究》,2023年第2期

“跨境资本流动与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基于银行竞争视角的实证研究”(与杨雨晴合作),《上海经济研究》,2022年第10期

“实际汇率、公司利润与投资规模”(与杨雨晴合作),《国际金融研究》,2022年第8期

“贸易保护、国际资本流动与实际汇率”(与王莹合作),《经济问题探索》,2022年第1期

“贸易开放是否促进跨境资本流动:基于信息传递的视角”(与王莹合作),《上海金融.》,2021年第12期

“全球金融冲击下中国央行的外汇市场调节与汇率预期”(与李想合作),《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8期

“全球金融周期溢出效应的时变特征研究:以中国为例”(与李想合作),《经济问题探索》,2021年4期

“关税冲击、中间品贸易与货币国际化”(与崔琨合作),《国际贸易问题》,2021年01期

“货币电子化的价格效应实证研究”(与张义伟合作),《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1期

“关税冲击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宏观经济影响——基于汇率管理和资本管制视角”(与崔琨合作) ,《当代经济科学》,2021年01期

“关税冲击下的中间品贸易、通货膨胀目标规则与福利分析”(与崔琨合作) ,《世界经济》, 2020年10期

“银行业跨境资本流动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与张原劼合作) ,《国际经贸探索》,2020年07期

“基于预期视角的货币政策传导信心渠道研究”(与张义伟合作) ,《学术交流》, 2020年04期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与张原劼合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02期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基于全球分类账户的实证研究”(与冯凤荻合作) ,《湖北社会科学》,2019年01期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分类账户的实证研究”(与冯凤荻合作)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08期

“期限溢价的跨境传递和中美长期利率的联动——基于“非跨越宏观因子”期限结构模型的研究”(与杨镇瑀、宁叶合作),《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7年03期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的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王娜合作),《南方金融》,2017年06期

“利率关联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基于中美国债市场关联性的分析”(与杨镇瑀、游丽萍合作),《商业研究》,2017年04期

“人民币外部实际汇率的产业结构效应”(与陈智君合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07期

“经济均衡的产业结构与人民币内部实际汇率”(与陈智君合作),《国际金融研究》,2015年05期

“汇率与通货膨胀”(与张岩、孙航合作),第七章,《中国通货膨胀走势和应对策略研究》(张健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前景及其影响”, 《北京大学文科通讯》 2012年第1期

“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 《中国金融》 2011年第18期

“中国应对资本流入的政策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3期

“汇率传递理论文献综述”(与傅雄广合作),《世界经济》,2010年第5期

“投机攻击与中央银行干预策略”(与李苗献、赵留彦合作),第八章,《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路径与策略》(韩立岩、王允贵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

“基于ARCH类模型的VaR方法在外汇风险计量中的应用”(与刘瑾合作),《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8期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与傅雄广、许伟合作),《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Are Currency Appreciations Contractionary in China?”, 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ssues in the Pacific Rim, edited by Takatoshi Ito and Andrew K. Ros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8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意义、进展及评论”,《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 第11-12期

“对我国外汇储备问题的思考” , 《国际经济评论》, 2007年 第3-4期

“中国发展与东亚经济一体化”(与李克、张燕生对话),《展望中国2007》,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编,2007年2月,中信出版社

“人民币升值是紧缩性的吗?-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 第1期

“Are Currency Appreciations Contractionary in China?”, NBER Working Paper No.12551 September, 2006,Cambridge, Mas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Adjustment of Global Imbalances and its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China & World Economy, Vol. 14, No. 3, 2006

“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 2006年 第3-4期

“中国资本帐户自由化的战略”(与Shinji Takagi合作),《国际经济评论》, 2005年 第11-12期

“高储蓄真是两难的吗?——与麦金农教授商榷”, 《经济学季刊》, 2005年 第5卷 第1期

“怎样正确分析美国经常项目逆差”, 《国际经济评论》, 2005年 第7-8期

“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991-2004”(与余海丰合作),《经济研究》,2005年 第4期

“产出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与双重危机发生机制”(与郭美新合作),《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卷 第3期

“中国城市居民预防性储蓄及预防性动机强度:1999-2003”(与朱海婷合作),《经济研究》,2004年 第10期

“金融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经济学动态》,2004年 第9期

“东亚金融货币合作:短期,中期和长期”,《国际经济评论》, 2004年 第9-10期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Inflation Tax Instrument in an Overlapping-Generations Economy with Production”,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 3, No.2, 2002

“Financial Innovations in China, 1990-2000”, Working Paper, No. 12, 2001,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Research, Hitotsubashi University, Japan

“基于信息的双重危机模型及其在东亚危机中的应用”, 《经济学季刊》, 2001年第一卷 第一期

“The Black Market Premium and the Rate of Inflation in a Dual Exchange Rate Regi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 Economics, Vol.5, No.1, 2000

“外汇管制的经济影响:兼评我国新外汇管理制度”,《国际贸易问题》,1995年 第2期

“农村工业区开发效益的综合评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年 第10期

“论国际储备体系的多元化”,《经济与管理科学》,1993年 第4期

“经济性应作为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谈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了的问题”,《统计与决策》,1992年 第5期

“调整江苏出口商品结构的依据及其基本框架”,《江海学刊》(与肖海泉合作),1992年 第1期

“论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的客观依据”,《国际贸易问题》,1991年 第11期

“上海市就业结构的分析与预测”(与鲍曙明等合作),《财经研究》,1990年 第4期

 

学术著作: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问题研究》(施建淮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

《国际经济学》(海闻、施建淮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汇率经济学研究》(施建淮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国际金融学》(裴平、戴建忠、施建淮、于润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1998年第二版

《江苏出口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研究》(合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2年

《国际投资与劳务合作》 (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其他文章:

“人民币“入篮”催化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北京日报》,2015年11月27日 03 版

“提高外汇储备管理水平(顺势而为)”,《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5日 05 版

“我国参与欧债危机救援的原则和策略”(与张汉林合作), 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2011年10月

“现实的选择:力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5月16日,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转载。

“从上世纪70年代滞胀看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7月12日

“需要关注美国房价下跌及其影响”,《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0月12日

“升值是央行应对通胀的有效手段”,《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9月27日

“汇率虚无论是肤浅的认识”,《南方周末》,2007年8月16日

“中国开放资本账户的意义”,《经济观察报》,2007年6月4日, CHINA DAILY ,2007年6月22日转载

“为什么东亚货币需要对美元升值?”, 《国际金融报》, 2006年03月24日

“人民币一次性升值是否可行? ”,《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5月16日

“汇率浮动的一种技术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5月2日

“美国节俭了世界将会怎样?”,《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4月18日

 

科研项目

———————————————————————————————————————————————————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项目《外债风险管理》(主持人),2018.08-2019.01

汇丰金融研究院项目《中国资本账户问题研究》(主持人),2012.12-2015.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汇率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中的作用》(主持人),2011.03-201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对汇率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主持人),2007.06-2008.04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金融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主持人),2002.11-2004.04

荣誉奖励

2021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优秀教学奖

2021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2019年,获北京大学中国工商银行奖教金(优秀学者奖)

2004年,《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学双学位项目》获2004年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之一)

2003年,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

2002年,论文“基于信息的双重危机模型及其在东亚危机中的应用”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2年,获北京大学安泰奖教金

2001年,获北京大学安泰奖教金

1999年,获Fuji Xerox Setsutaro Kobayashi Memorial Fund研究助成奖励

1998年, 获 Kato Asao 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 Foundation奖学金

1996 -1997年,获International Exchange Foundation for Japanese Studies奖学金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