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论坛”在经济学院107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郝煜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袁野作了“教育,健康与生命质量(Education,health and the quality of life)”的报告。
“经济学论坛”,是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办的专业学术性论坛。论坛致力于打造一个经济学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对当前及未来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和现实热点问题展开广泛、深入、全面、开放的探讨。论坛每月举办一次,由主题演讲、专业评论和自由讨论构成。论坛邀请经济学各领域素有研究的知名学者或研究取得进展的中青年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并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对于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健康的关系,经济学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袁野老师从生命质量的视角着手,结合台湾省的健康保险参保以及居民就医数据,研究居民受教育年限对健康的影响。袁野老师首先介绍了台湾省义务教育改革历程,台湾省于1968年9月1日起施行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增加了基础教育的教师和学校的配备。其次,袁野老师又对台湾省的健康保险制度进行了说明,台湾省的健康保险制度于1995年3月正式建立,价格便宜且覆盖面积超过99%,因此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居民个人健康数据。
基于面板断点回归的实证检验,袁野老师发现台湾省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于心脑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病时间有显著的推迟作用,同时对于男性而言,受教育程度显著降低了与抽烟、喝酒等因素相关的疾病出现的可能性,但又会使得抑郁症的发病频率上升。进一步地,袁野老师从预防性措施与道德风险行为、精神状况以及收入因素等渠道解释了受教育程度对健康的影响过程和机制。
在报告结束后,光华管理学院周羿助理教授和郝煜副教授针对是否应分离出政策的叠加效应、失业人口的数据可靠性、疾病的种类与划分标准等问题与袁野老师进行了交流,论坛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