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6日,北京大学“经济学论坛”(7月)在经济学院302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李绍荣教授主持。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John Yiran Zhu 博士做了题为“Refinance”的主题发言。
“经济学院论坛”是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办的专业学术性论坛。论坛致力于打造一个经济学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对当前及未来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和现实热点问题展开广泛、深入、全面、开放的探讨。论坛每月举办一次,由主题演讲、专业评论和自由讨论构成。论坛邀经济学各领域素有研究的知名学者或研究取得积极进展的中青年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并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这次论坛吸引了经济学院众多师生的参加。
在微观经济学中,如果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展期其短期债务来实现融资,这是一个非完全信息动态合同随时间不断重新谈判的一个经典案例。John Yiran Zhu博士试图为这样一种合同,提供一个微观基础。他引入了一个标准的金融合同设定,定义可再融资合同为随时间不断能得到再融资的非完全信息合同。通过构建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二叉树模型,论证了均衡的最优完全信息合同可以通过可再融资合同得以实现。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引入金融家非贝叶斯信息、且具有稳健性偏好假设,运用了动态金融合同模型来研究非对称信息问题,得到的结论是均衡下,最优的合同就是可再融资合同。
演讲结束之后,翁翕助理教授和吴泽南助理教授分别对John Yiran Zhu 博士/助理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点评。翁翕助理教授先概括评述了这篇文章的模型结构,认为本文最重要的处理是基于奈特不确定性时,假设了概率不随时间变动,且金融家也不会基于新信息改变其预测概率,这样一种假设似乎欠缺合理性,如果不做这样的假设那能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本文的结论对于其它偏好设定是否具有稳健性?吴泽南助理教授提出的问题是,这篇文章为可再贷款合同的研究提供了微观基础及金融家稳健性偏好的设定,但是现实中是否存在金融家偏好稳健性的证据?如果假设同时存在一个现货市场,那分析所得的结果会怎么变化?他建议进一步将消费者有限理性引入模型,同时将该模型用于别的类似有信息问题的市场研究。
最后,李绍荣教授主持在总结发言中感谢了经济学院的广大师生对经济学论坛的参与和支持,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