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经济学系

  • 专业介绍
  • 学科动态
    学术成果
    会议论坛
    学生动态
会议论坛
  • 专业介绍
  • 学科动态
    学术成果
    会议论坛
    学生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科专业» 经济学系» 学科动态» 会议论坛

郭美新博士剖析我国加入WTO之后消费风险分担机制问题

发布时间:2016-03-30

 2016年3月25日,北京大学“经济学论坛”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2次讲座在经济学院203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杜丽群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助理教授郭美新博士做了题为“Intra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nsumption Risk Sharing and Frictions in China”的主题发言。

“经济学论坛”是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办的专业学术性论坛。论坛致力于打造一个经济学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对当前及未来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和现实热点问题展开广泛、深入、全面、开放的探讨。论坛每月举办一次,由主题演讲、专业评论和自由讨论构成。论坛邀经济学各领域素有研究的知名学者或研究取得积极进展的中青年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并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这次论坛吸引了经济学院众多师生的参加,现场座无虚席。

        以我国不断发展的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为背景,郭美新博士分析和解释了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及国际的消费风险分担机制如何起作用,以及在2002年到2007年之间金融摩擦及贸易成本在不同省份之间是否下降。以此为出发点,郭美新博士应用了目前国际贸易中比较流行的重力模型来分别分析国际风险分担和国内风险分担。通过研究,她得出结论:1、国内和国际风险分担作用都是有限的;2、各个省份都同时运用国内和国际的产品和金融市场来分担风险;3、整体的风险分担效果低于国内的风险分担4、2002年到2007年之间,国内和国际的贸易成本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越到后期,下降越快

演讲结束之后,陈仪老师和郝煜老师分别对郭美新博士的讲座进行了点评。陈仪老师认为,模型的分析有很深的现实意义,但是缺少非贸易品的引入,如果引入非贸易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能对分析结果会产生更好的补充。此外在分析两种金融、贸易摩擦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进一步研究这两种摩擦在两种风险分担的作用。进一步的,模型的结论中,Balassa-Samuelson 和Backus-Smith效应为什么会同时成立,也需要进一步的解释。郝煜老师认为模型对风险分担的研究很有启发,但是如果能给出不同地区风险分担定量上的分析,而不仅是定性的分析可能会使分析结果更有吸引力。比如说能进一步分析中国各省的风险分担,以及与相应的美国各州的风险分担作一个定量的比较。

最后,杜丽群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感谢了经济学院的广大师生对经济学论坛的参与和支持,论坛圆满结束。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