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7日至7月1日,经济学系2014级的8名本科同学由方敏老师带领,在河北省承德市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产业升级与地方精准扶贫”问题展开社会调研。调研活动得到了承德市委的大力支持和接待引导。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接京津,背依辽蒙,承担了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特殊定位,近年来在产业升级和精准扶贫方面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又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实践团首先赴承德市高新区对当地龙头企业及特色产业进行了调研考察。团队参观了承德市规划馆,对承德市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未来定位有了一定的了解。随后团队分别考察了当地的代表性企业华富玻璃器皿有限公司和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参观并了解企业的加工工艺、生产过程、科研创新等情况。
考察期间,实践团还赴承德市党委党校与当地领导干部进行座谈交流。方敏老师围绕京津冀一体化下的产业升级问题,为正在党校学习的政府部门干部做了一场学术报告,着重辨析了产业升级的概念误区,结合承德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一些实际的政策建议。在座谈交流中,当地领导干部为实践团师生介绍了承德发展状况,特别指出了京津冀三方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并提出协同发展战略下承德市的应对举措和策略。
实践团还前往承德市下辖的平泉县考察了当地的精准扶贫情况。团队一行分别考察了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平泉县博物馆,承德避暑山庄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泉中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扶贫园区。团队在考察过程中,了解了食用菌在平泉县生产的情况,并对当地利用食用菌生产进行产业扶贫的特殊模式进行了考察。在同平泉县各部门领导负责人展开座谈过程中,实践团师生详尽学习了解了当地政府依靠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品牌打造、旅游牵动、改革部署等方式实现精准扶贫的优秀做法。
此次河北承德调研之行,调研形式多样全面,活动内容充实丰富,使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走出“象牙塔”进行社会田野调研的重要意义,体会到不仅要从书本中学习知识,更要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锻炼自身各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与当地政府领导干部、企业家、农户等身份迥异的人士进行深入交流,师生们更加立体地观察承德市经济社会发展状貌,能够见微知著地了解到我国现实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