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28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2013级9名本科生在导师郭研副教授的带领下赴秦皇岛昌黎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本次调研主要课题为了解当地葡萄酒产业现状,结合区位优势和国际先进经验,为昌黎葡萄酒业的发展提供经济学系师生的见解建议。经济学系实践团得到昌黎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枕碣石,东临渤海,西南挟滦河,是中国的“干红葡萄酒之乡”。该县气候条件优越、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特别适宜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品丽珠: CABERNET FRANC;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T)等酿酒葡萄的生长。
在为期五天的参访考察过程中,经济学系实践团师生在当地葡萄酒局的带领下,走访参观了当地极具特色的葡萄酒产业和文化基地。所到访的葡萄沟景区,将旅游开发与葡萄酒产业相结合,促进二者协同发展。师生走访了多家知名酒厂酒庄:茅台酒洞、夏都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华夏酒庄、朗格斯酒庄等企业能够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打造自身品牌,同时也有以“耿氏酒堡”为首的家庭式酒堡,农民资产自营,别具特色。
此外,实践团师生与当地政府国税局、商务局、土地局、质监局、环保局、葡萄酒局、十里铺乡长等多方面的政府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了解到当地筹划的“一亩葡园”特色项目的详细规划,并针对质量监督与QS认证、土地流转与反租倒包模式、配套产业与管理人才的引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在会后的总结上,小组成员从企业、政策、土地、农民等多个角度着手,深入挖掘昌黎葡萄酒产业背后存在的问题和比较优势。通过走访调查和座谈,同学们纷纷表示对昌黎葡萄酒产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见解。也在当地国企分厂与自主经营相结合的多样化企业模式、国产葡萄酒市场份额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独到的建议。
短短五天的实践过程中,在郭研副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小组成员以超高的工作效率和精诚合作的精神,对昌黎葡萄酒产业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细致的分析。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实践使大家对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有了更真实的了解,并期待团队的学术成果能够为昌黎县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和重新崛起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