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7日
至
7月1日
,经济学系2009级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8人在江苏省无锡市开展了为期5天的实践调研活动。在叶淏尹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杨旭、宋哲、朱松华、杨鹤、潘昱诺、李明曦、田悦等七名同学先后走访了无锡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和10多家钢材贸易市场。同学们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认真探究无锡市钢材贸易运作各个环节的问题,并对钢材贸易市场的模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无锡市一共有40多家钢材贸易市场,根据这一情况,本次实践活动的接待单位——大华国信的经理为实践团选取了最具典型意义的10多家钢材贸易市场作为调研对象,实践团每天都兵分两路去往不同的钢材贸易市场进行现场访谈和实地调研。
6月27日
上午,实践团和无锡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举行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相关领导对福建宁德商人的钢材贸易发展历程做了详尽的介绍,并对无锡市的钢材贸易现状做了客观分析,一方面高度褒奖了福建商人探索出的先进的钢材市场贸易模式;另一方面毫不避讳地指出了钢材贸易发展的瓶颈问题,还提出了企业转型方面的个人见解。

6月28日
下午,同学们走访了无锡市10多家钢材贸易市场,通过使用现场访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照相摄影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等方式,对福建宁德商帮进行了全面的调研。虽然福建宁德商帮的钢材贸易市场可复制性相当强,但是每一个钢材贸易市场又有着不同于其他市场的独特一面。基于此,实践团成员们每到一个市场,调研着重点也有所不同。在本次社会实践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向商户提问,深度了解钢材贸易市场的融资难易、销售周期、税收状况、物流运输和利润回报等问题。同时还积极与商户共同探讨钢材贸易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企业适当的转型。目前无锡市钢材贸易市场的运行模式已处于相当成熟的阶段,这样的模式不仅在钢材贸易这一产业内部可复制性极强,甚至对于其他产业都有着相当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7月1日
,实践团奔赴了向往已久的太湖鼋头渚。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水雾朦胧的太湖水面,满眼绿意的花草树木,缓缓前驶的白色游船,若隐若现的前方小岛,风景如画。实践团一路欢声笑语,充分领略了江南的水乡文化。

为期5天的实践之旅虽然短暂,但却是受益匪浅。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深入企业,亲赴商户,学以致用,出谋划策,充分体会到了将经济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快乐。本次社会实践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技能,为将来的经济学理论学习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学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