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北大赛瑟论坛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北大赛瑟论坛

北大“赛瑟论坛·2017”举行: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7-05-23

2017年,北大经济学院迎来105周年院庆,丰富多彩的高水平系列学术活动陆续展开。5月20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办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17(第十四届)”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论坛由北大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秘书长郑伟教授主持。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成功召开,论坛对外发出了各方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信号,对世界和中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既带来发展机遇,又带来风险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很多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和悉心探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的探讨、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争鸣对于改革发展至关重要。“北大赛瑟论坛”一直秉持这样的理念,探讨中国经济社会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会场全景



在上午的大会主旨演讲阶段,演讲嘉宾从不同角度对现有全球化形势进行解读,并详细阐释新形势下出现的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引发参会代表的广泛共鸣和积极评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的演讲以“全球化过程中的机遇”为题。他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了失速失衡的现象,逆全球化的声浪开始出现,全球化进程受阻。但是,所谓危机,正是危中有机。中国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面对经济全球化,一方面要防范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把握全球化过程中的机遇。具体而言,要着重把握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带来的机遇,并积极地塑造机遇的意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创造机遇的,这是从“借势”到“造势”的转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演讲的题目是“逆全球化下推动新型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历史上的兴盛期和开放期往往是重叠的。兴盛期的出现伴随着以下三个重要的助力——开放、市场化和科技创新。逆全球化浪潮和新工业革命出现的同时,中国提出了推动全球化的倡议——“一带一路”,它的定位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总规划,也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动作为。对于中国而言,过去是用改革开放来融入全球化,现在是用国内30多年的发展来推动全球化,让中国成为全球化中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监事长周立群以“面向‘一带一路’风险管理的出口信用保险”为题,阐释了中国信保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的独特作用。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中国信保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国家信用和专业服务,中国信保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提供全面保障,在维护我国企业海外整体利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中国信保运用市场化手段撬动更大体量的商业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一带一路”金融支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监事长周立群



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主席赖志仁以“技术风险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为演讲主题,并分别应用金融科技、电子商务和机器自动化三个领域的例子阐释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促进了P2P借贷的兴起,带来了新的机遇与风险。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有必要对P2P平台施加最低资本要求,并引入保证金制度。在电子商务领域,电商与实体零售商此消彼长是发展趋势,应该重视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并促进实体零售商的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高。机器自动化的兴起使得潜在的失业问题更加严重,但部分发达国家将此归咎于国际贸易,进而可能导致贸易战。为此,应促使劳动力改善其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主席赖志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以“‘一带一路’:风险及应对”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她指出,全球化是人类历史上从未中断的活动,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与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要求国际体系多极化,“一带一路”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在“一带一路”辐射区域开展国际合作将面临诸多的政治、经济、法律风险和违约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具有高度复杂性。“一带一路”的风险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将风险管理全面嵌入“一带一路”建设之中,构建包含风险共担机制的命运共同体;有效运用保险这一现代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建立“市场+政府”的风险管理制度框架;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让不同阶层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CCISSR主任孙祁祥



当天下午,北大赛瑟(CCISSR)论坛专题学术研讨会举行。本届论坛共设六个学术分会场,主题分别为:“经济社会与保险”、“人口健康与保险”、“老龄化与保险”、“三农与保险”、“风险防范与保险”,和“保险公司经营”。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业界的30余篇入选论文的作者在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并就相关问题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在论坛总结会上,北大CCISSR副秘书长朱南军副教授宣布了本届论坛优秀论文奖的评选结果,郑伟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向获奖作者颁奖。

北大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专家委员和理事会员单位代表,保险、金融与社会保障及相关领域的政产学界代表、北大师生以及新闻媒体记者20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据悉,一年一度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是国内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四届。自2003年北大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成立以来,该中心以搭建政产学交流沟通平台、推进理论研究与知识创新为宗旨,通过举办一系列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为中国保险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供稿)


附: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一个致力于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的学术组织。中心主任为孙祁祥教授。

自成立以来,中心秉承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精神,以搭建政产学交流沟通平台、推进理论研究与知识创新为宗旨,通过举办一系列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为中国保险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心推出的每年一度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每周一期的报刊专栏“北大保险评论”、以及“北大赛瑟(CCISSR)双周讨论会”、《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中国保险市场热点问题评析》等已经成为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知名学术品牌。2006年、2009年和2014年,中心还从北京大学200多家科研机构中脱颖而出,连续三届获得“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机构”的荣誉称号。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