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之后,2021年12月11日,第四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 暨“百所经院人才招聘会”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90所院校的25位校长、211位院长出席本次论坛。论坛设立了由“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经济学教育如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征程历史使命与经济学理论创新”“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经济学研究如何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五个主题组成的圆桌论坛。
“新征程历史使命与经济学理论创新”圆桌论坛
“新征程历史使命与经济学理论创新”圆桌论坛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主持。海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世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范英,福建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经济学院原院长黄茂兴,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谢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宁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杨国涛,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齐鹰飞,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三个方面对经济学理论创新进行了讨论。嘉宾们认为,经济学要实现理论创新,应在立足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进行经济学观念革命、探寻底层理论创新、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开拓全球性研究视野、强化经济学研究科学性等方面展开探索。
张亚光主持
李世杰发言
李世杰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科技体系、文化体系以及社会治理体系的过程。在这个“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模式无疑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但不应停留在大而化之将之称为“奇迹”的阶段。我们需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外交等领域和范畴展开系统研究。就目前中国经济学研究而言,绝大部分研究仍沿用西方经济学范式和语境去评判、理解、解释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实际上,一维视角不足以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全部。我们需要对经济学研究当中西方话语体系压倒性优势进行反思,努力在解释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体系、传播中国话语方面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进步。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的“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供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可以作为新阶段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起点。最后,李世杰呼吁学界尤其是经济学同仁关注并开展有关海南自贸港实践的学术问题,譬如自贸港实践下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金融全方位开放、资金内外双循环等问题。
范英发言
范英结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实践,谈及经济学理论创新关涉的基础方法论、问题领域创新以及学科设置、学科分类问题。她谈到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一是现有经济学应开拓全球性研究视野。密切关注气候变化的环境经济学或更广泛意义上的经济学研究应在纳入考量全球外部性方面拓展新的研究视角。二是政府如何介入的问题。以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碳市场和碳额分配为例,要积极思索政策和机制应如何发挥作用,这方面迫切需要相关理论予以指导。三是探索学科交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事情,不是单一能源经济学或产业经济学所能解决的。四是经济学中的基本价值问题。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包括外部性问题关乎对福利的定义和理解。未来经济学学科发展应对当前树状学科分类进行反思和改变,以此带动我们以更开阔视野推动实现经济学理论创新。
黄茂兴发言
黄茂兴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及的“新征程”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谈及了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新征程历史使命与经济学理论创新如何立足中国实际。他指出,面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特点、新发展任务,有两项重要使命,其一是如何做好理论传承,其二是如何做好理论创新。二是紧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要做世界投资贸易规则的制定者和参与者,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我们既要为中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全球化经济理论的实践。三是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从世界经济大国迈向实现经济强国的历程中,要做好理论准备。譬如当前重点关注的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等。在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49年建成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提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框架。
谢地发言
谢地指出开启新征程需要经济学的观念革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疫情交织的复杂背景给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需要经济学从创新角度来应对挑战。经济学如何应对挑战,需要经济学进行观念革命,而观念革命的核心要义是要减少对内外部环境的浪漫主义的预期,用务实的经济现实主义应对挑战、化危为机。当前的复杂背景下,我们深刻感受到经济浪漫主义的盲目性和经济现实主义的理性。对理论经济学科而言,经济学的深刻变革可能集中体现为回答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问题,这是经济学的一个难题。而在应用经济学科,我们应该研究应用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场景问题,如果有应用场景,我们要研究如何完善和发展。如果找不到应用场景,可能需要对应用经济学的相关问题进行重大变革,进而进行新的应用经济学的理论改革。最后,谢地进一步指出,中国经济学家要关注如何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品质,为中国在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中实现匹配大国地位的进步贡献力量。
寇宗来发言
寇宗来表示,经济学理论创新是国内学界讨论很激烈的一个话题。其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现有的主流经济学,主要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似乎很难解释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推演来看,这种缺乏解释力的结论似乎也不能解释西方世界的兴起。他指出,主流经济学当中一些结论譬如完全自由市场可能不是真实世界运行的逻辑。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悖论是假设经济行为人完全理性,而现实当中的人并非完美理性。与此相关,一些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往往非常优美,但需要注意到结论通常已经蕴含在假设当中。寇宗来认为,现代经济学只有修正有关完美理性的假设,才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纳其他学科的有益营养,向其他学科学习从而真正成为一门开放的学科。就目前的经济学学科设置而言,树状的学科分类阻碍了追求理论进步的学术研究本质。他总结到,经济学要做理论创新,要从底层进行改变,我们需要放弃或者修正完美理性的假设,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开放的学科,在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学习中实现共同进步。
杨国涛发言
杨国涛首先就长期关注的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发表观点。他认为,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理论和典型案例。中国2020年消除农村绝对贫困,未来与此问题相关的研究能否继续产生中国特色的原创经济学理论,或可从一些发达国家的贫困演进经历三个阶段——农村贫困、农村城市并存、城市贫困中获得启示。要打破贫困三阶段发展规律,需要我们关注城市和农村的弱势群体、低收入群体,为其发展提供各种机会,为此涉及收入分配、共同富裕、农村劳动力、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此外,针对近期关注的碳排放和“双碳”目标,杨国涛谈到,从经济变革角度看,“双碳”目标将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质和量。中国正在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做好顶层设计,积极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增长、循环可持续发展。考虑人口因素,围绕人均碳排放目标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发展权益,有望基于“双碳”目标的能源经济发展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的原创经济学理论。
齐鹰飞发言
齐鹰飞围绕如何加速推进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科学性、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贡献更多智力支持和学理支撑,谈及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重视发展各个研究领域的特征事实。他认为,一些为同行所普遍接受的特征事实,甚至有可能开启新研究领域、形成新研究方向。编写中国经济学教材,需要重视梳理反映中国经济制度特征、运行规律等方面的最重要的特征事实。二是发展适宜方法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从国际经济学发展前沿汲取了大量养分。就坚持问题导向、以形成原创性理论贡献为目标来关注和研究中国问题而言,仅靠引进和吸收远远不够,必须自主发展适宜的方法。比如需要开发一些结构模型,用以进行反事实政策实验和福利评价,而这些模型应该能够拟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事实。三是讲好中国经济学故事。故事对应着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语言表达。如果以发展具有自身独特学术体系的中国经济学为目标,我们应建立学术标准以促进知识积累,避免自说自话。
张建华发言
张建华指出,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理论引领创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提及的“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结合、同中国文化结合,就揭示了中国理论创新这一重要经验。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讲,未来要实现新征程的历史使命,包括人类一切能够贡献的知识体系,都应成为理论创新的基础。就发展的理论创新而言,中国过去丰富的发展实践为推动理论创新、深化理论研究提供了优秀的经验素材和现实基础,未来需要进一步提炼经济发展规律、总结发展的一般性原理。张建华进一步提出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需要关注的六个重点领域:一是关注不平等、更加注重均衡发展;二是寻找新发展动力机制,尤其要关注数字化新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三是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资源利用、转换发展理念;四是关注结构问题,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五是在开放格局进一步探讨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探讨新国际分工条件下国际经济秩序的构建问题;六是运行机制问题,要关注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之间如何有效衔接。
最后,张亚光在总结发言中提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之路上,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经济学教育科学工作者需要以更加坚持理论创新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新的时代、新的历程中展现新作为。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供稿人:呼倩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