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党史学习教育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党史学习教育

北大经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举办党建学习活动:参访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7-01

  2021年6月24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保险教师党支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职工第五党支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博士生党支部、2019级博士生团支部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0级学生第一党支部联合主办的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参访学习活动顺利举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锁凌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杨远根出席了本次活动,来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法学院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的二十余位师生参加了活动。

  

师生参观科兴中维疫苗生产园区

  

  科兴中维成立于2009年,是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旗下一家位于北京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人用疫苗及其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技术服务,为重大传染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科兴中维公司全力开展了新冠疫苗研发和生产工作,在2020年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本次参访活动主要分为实地参观、座谈分享、交流问答三个环节。在北京大学1999级校友、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品牌总监、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刘沛诚和科兴中维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人陈红的带领下,师生一行有序参观了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批量生产的原液车间和制剂车间,了解了一支疫苗从细胞培养、病毒培养、灭活、纯化、配比、灌装直到最终包装的制作流程。

  

师生参观科兴中维疫苗生产车间

  

  据刘沛诚介绍,新冠疫苗从研发到批准上市的整个过程都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和大兴区为公司提供了厂房,监管部门采取了不同以往的滚动审评机制,生产设备供应商和车间施工方等与科兴中维的“克冠行动”工作团队夜以继日、共同努力,最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年产能超20亿剂疫苗的生产车间。截至目前,科兴中维的新冠疫苗在全球已经接种了约7亿剂,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冠疫苗供应和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参观过程中,师生不仅被我国新冠灭活疫苗的生产速度和生产能力所震撼,同时也深切体会到疫苗研发工作者们在抗击疫情伟大战役中所付出的努力。

  

刘沛诚总监介绍集团情况

  

  参观结束后,刘沛诚为师生系统介绍了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使命与责任、公司组织架构、生产研发成果及疫苗应用等情况。科兴控股以“为人类消除疾病提供疫苗”为使命,成立20年来在甲型肝炎灭活疫苗、SARS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流感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等领域不断突破,在对既有疫苗进行技术改进、产能提升的同时,注重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期望能够为创造更健康的世界不懈努力。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科兴中维第一时间从各研发、质量和生产团队中选出一批政治过硬、技术过硬、能力过硬的员工组建队伍,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为保证疫苗的安全性,研发人员严卡每一道程序、严把每一个环节,仅在疫苗有效性评价上就开展了超过二十万次实验。刘沛诚还介绍了科兴中维在新冠疫苗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厂房建设初期,员工食堂尚未建成,爱岗敬业的“科兴人”只能以简单的盒饭果腹,加班的间隙只能席地而睡。说到这里,师生纷纷为“科兴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抗疫精神而动容。

  

师生认真聆听新冠疫苗生产工艺及研发流程

  

  在交流问答环节,同学们与刘沛诚就疫苗生产流程、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疫苗生产计划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锁凌燕表示,通过本次参访学习活动,同学们不仅感受到大国企业的担当,也被国家和企业在短时间内集结资源并快速投入研发生产的“中国速度”深深震撼。杨远根用“四堂课”来总结本次参访活动的收获,他认为本次参访活动不仅是一堂“疫苗知识科普课”,更是一堂“国情教育课”、“抗疫精神教育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杨远根表示,通过本次科兴参访活动,同学们对我国国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有利于加强同学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优势的进一步认识和思考。

  

科兴中维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互赠纪念品

  

  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离不开疫苗研发人员的默默付出,离不开党和政府特事特批、雷厉风行的指挥和调度。本次参访活动为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新冠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过程提供了机会,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时,作为一次特别的红色“1+1”结对共建活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师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

  

参访师生合影

  

  学生心得

  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企业,这是我对科兴公司的印象。从实验室规范、操作规范到产品规范,每一处细节体现了这个国际一流疫苗企业的专业,而这背后恰恰是他们“生命至上”的信念。另外,国际化也是科兴的一个标签,生命是无国界的,科兴疫苗在海外取得成功,恰恰彰显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久久为功,二十年如一日,我们博士生要发扬科兴的这种精神,用更好的研究成果向党和人民献礼。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2017级博士生 王瀚洋

  

  参观科兴中维让我们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中国新冠疫苗的生产线、了解到新冠疫苗的基本情况,第一次切实感受到疫苗研究生产人员的艰辛、全国各行业人员为“克冠”的团结和付出,也是第一次通过如此生动有趣的党建学习,又一次对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了深切感受。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2017级博士生 丁宇刚

  

  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为人类消除疾病提供疫苗”为使命,在祖国乃至全人类面临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第一时间启动疫苗研发工作。面对传染性极强、尚无特效药的新冠病毒,技术人员穿着层层密封的防护装备,持续在实验室奋战,有的技术人员甚至连续多天未出过公司大门。作为博士生,我们要学习“科兴人”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爱国精神和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优良品质,做“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真正践行者。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2018级博士生 韩笑

  

  供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博士生党支部

  文字:杜霞

  摄影:郑豪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