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5日下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在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园512教室举行。本次工作坊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冲助理教授主持,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倪红福副研究员作题为《生产网络结构、税收扭曲与效率损失》的报告。国家发展研究院李力行教授,经济学院高明副教授、王熙助理教授和来自两个学院的学生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倪红福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本文从权衡公平效率的经典问题出发,借鉴Baqee和Farhi(2020)在非效率生产网络一般均衡模型的框架考察成本加成(垄断势力)的效率损失的方法,使用税收楔子代替成本加成楔子,探讨间接税楔子带来的效率损失。如果中间品的生产不是有效率的,研究投入产出关系才能找到各环节的效率损失,因此研究生产交易中扭曲因子必须结合投入产出关系。
随后,倪红福介绍了研究的边际贡献。他首先构建了一个带有间接税扭曲因子的生产网络结构一般均衡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效率损失事后核算新方法。倪红福同时拓展了社会矩阵核算矩阵的编制方法和应用,实现了实际统计数据与生产网络结构一般均衡模型的匹配。应用该模型,他对1992-2017的长时间序列的间接税效率损失进行了定量测算和系统评估。
其后,倪红福介绍了自己的模型。基于生产网络,GDP的变化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两部分效应,两种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替代弹性。使用效率损失来度量福利损失,利用既有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他发现:
(1)总体上,考虑到生产网络结构、微观替代弹性系数和间接税处理方式的影响,中国间接税效率损失率大致为0.5%-10%,进一步考虑到经济现实中成千上万企业的生产网络复杂联系,间接税效率损失率可能大于10%。
(2)生产网络结构越复杂,间接税的效率损失率越大。在道格拉斯情景下,2017年149部门的效率损失率为0.8986%,是3部门的效率损失率(0.1811%)的5倍。
(3)微观替代弹性系数越大,间接税的效率损失率越大。2017年149部门的替代弹性系数都为1的道格拉斯情景的效率损失率为0.8986%,而替代弹性系数都为4时的效率损失率为3.5942%。此外,新方法计算的间接税效率损失率远高于经典哈伯格方法计算的间接税效率损失率。
(4)1992—2017年期间,中国间接税效率损失率呈阶段性特点。从1992年到2007年,伴随着分税制改革完成,加入WTO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间接税效率损失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2007年到2017年,间接税效率损失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先上升,后受减税降费政策等政策影响而保持平稳或略有下降。
未来,倪红福计划加入更多的扭曲因子,同时拓展为动态模型,得到更符合真实经济的模型。
参会师生就税率度量、存在进出口时的模型、税收因素外的其他政策变化等问题与演讲嘉宾进行了交流,倪红福一一解答了相关问题。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工作坊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倪红福,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模型理论与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生产网络结构一般均衡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等)、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应用、经济政策分析等等。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先后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多项重大基金项目、中央和地方政府课题的研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北大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宏观经济学”、“微观理论经济学”、“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劳动-健康经济学”、“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截至2020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活动209场。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能源、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此外,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经济学”三校联合工作坊。经济学院将与这些院校一道,继续深化合作,为广大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科研办公室
供稿人:刘冲、李皓宇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