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4日上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宏观经济学工作坊”举行本学期第五次活动。主讲嘉宾IMF 的Josef Platzer博士带来题为Secular Drivers of the Natural Rate of Inter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自然利率的长期驱动因素)的报告。本期工作坊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李博助理教授主持。
Josef Platzer构建了一个具有非位似偏好的包含异质性个体的世代交叠模型,该模型为文献中提出的自然利率下降提供了多种解释。在一定的经验估计范围内,该模型可以解释并分解1975年至2015年间自然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的事实。其中,收入不平等加剧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导致自然利率下降0.70 百分比),再加上人口变化(下降0.71百分比)和生产率增长放慢(下降1.0 百分比)可以解释大部分的下降。公共债务的增长是主要的抵制力量(上升0.31 百分比)。由于收入风险无法对冲,永久性收入不平等比不平等更为重要。因此,将消费和储蓄行为的非同质性程度与经验估计相匹配对于结果至关重要。Josef Platzer预测,到2030年自然利率会降至0.38%的低点,此后开始缓慢的逆转,从长远来看,自然利率稳定在1%。即使考虑到由于COVID-19大流行而导致的公共债务飙升,结果仍然稳健。财政政策可能对自然利率的水平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他们建议将自然利率的水平视为公共政策的选择目标。
报告过程中,参会师生与演讲嘉宾在相关文献、模型细节等方面充分交流并展开讨论。在与会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本期“宏观经济学工作坊”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Josef Platzer,布朗大学经济学博士,即将入职IMF。他的研究兴趣为长期宏观经济趋势,例如利率下降,劳动份额下降以及货币政策在零利率下限时的有效性等问题。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北大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宏观经济学”、“微观理论经济学”、“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劳动-健康经济学”、“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截至2020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活动209场。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能源、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此外,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经济学”三校联合工作坊。经济学院将与这些院校一道,继续深化合作,为广大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科研办公室
供稿人:王霄
美编:鲸落、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