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6日下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在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园512举行。本次工作坊由国家发展研究院席天扬副教授主持,邀请到了复旦大学王永钦教授作题为“货币政策的抵押渠道:来自中国的证据”的报告。国家发展研究院李力行教授、余昌华助理教授、徐化愚助理教授、赵波助理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王勇副教授,光华管理学院沈吉助理教授,经济学院刘冲助理教授和来自各学院的同学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王永钦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现代金融基于抵押品运转,国债是流动性最好的抵押品,而股票不太适合作为抵押品。银行和影子银行的区别在于,影子银行可以使用债券作为抵押,直接借款,不受准备金率约束,杠杆率远高于一般银行,杠杆会使得对未来乐观的人大量买入资产,推高资产价格。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就是地产泡沫破灭,资产贬值,投资者挤兑影子银行导致的金融体系出现问题。
央行降息不仅带来了流动性的充足,还会诱导投资者利用杠杆借款抵押并购买国债,使得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央行可以通过改变抵押品数量、某些资产的可抵押性、改变抵押品的预期价值等手段影响抵押借贷市场。例如,央行逆回购购买国债,看似投放了资金,但减少了可作为抵押品的国债,实际上有收紧流动性的作用。MLF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实际上也是央行创造的抵押品。2013年后,外汇占款带来的货币投放量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就是MLF等新型工具。
中国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是分割的,而同一种债券可以同时在两个市场发行,而MLF允许使用银行间市场债券作为抵押,所以MLF货币政策主要作用于银行间市场。因此,可以利用两个市场的债券价格来分析货币政策改革带来的效应。研究发现,相比于交易所市场,MLF的使用使得银行间市场交易债券利差下降了约42-62个基点,发行债券利差下降了54个基点,银行间市场债券的可抵押性增强了其流动性,使投资者更乐于买入这些债券。
在与会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工作坊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王永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4),耶鲁大学博士后(2008-2010),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2016-2017),现任复旦大学绿庭新兴金融业态研究中心主任。在国际和国内经济学权威期刊发表(其中有多篇为卷首文章)如Journal of Economics, China Economic Review (2篇),《经济研究》 (11篇)、《管理世界》(2篇)、《金融研究》(5篇)、《世界经济》(8篇) 和核心期刊等发表四十多篇;并已出版中英文著作9 部。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浦江人才”(2011)和 2012-2013 年度上海“社科新人”。关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研究获《金融研究》“年度最佳论文奖”(2014),兼任上海金融法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北大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宏观经济学”、“微观理论经济学”、“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劳动-健康经济学”、“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截至2020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活动209场。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能源、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此外,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经济学”三校联合工作坊。经济学院将与这些院校一道,继续深化合作,为广大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科研办公室
供稿人:刘冲、李皓宇
美编:鲸落、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