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6日下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在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园512室举行。本次工作坊由国家发展研究院席天扬副教授主持,邀请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邢亦青助理教授作题为《多元性理论:以多元关系维持合作》的报告。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咏梅教授、李力行教授、胡岠助理教授和来自各学院的同学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首先,邢亦青介绍了研究背景。人们处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例如朋友、合著者、生意伙伴、借贷关系、政治同盟等。这些关系并不是孤立的,因此需要在社会网络中进行研究。邢亦青在研究中使用Duflo在印度75个村庄收集的数据,发现不同种社会关系中存在多种重合。他在模型中设计了合作与不合作的博弈,不同的关系中的博弈分别有不同的系数。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人们选择合作与否取决于当期不合作带来的收益能否覆盖未来永不合作带来的损失。他的研究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人们不同的耐心系数。同时,不良声誉会随着社会网络进行传递,造成其他人跟不合作者绝交,越大的社会网络,不合作会带来更大的损失。他定义了关系强度,即该关系中断造成的关系中断总数。
在效用最大化和联系总数有限的约束下,人们会倾向于建立更强的多种联系,造成了“多重性陷阱”,即只跟少数人建立很强的多重联系,而不与陌生人建立联系,但这可能不是社会最优。在不同的情形下,人们建立联系的倾向也有所差异,如果社会中关系数目的不对称性足够大,有较多社会关系的人也可能会主动与陌生人建立联系。
实证证据表明,当社会人群中每个人总连接数相近,或各群体内部每个个体总连接数接近时,“多重性陷阱”出现的可能性更大,这印证了模型的猜想。此外,不同种姓之间,“多重性陷阱”的效果更加明显。
与会师生就融入新的社会网络带来的激励、模型对现实的解释能力等方面与主讲嘉宾进行了交流,邢亦青一一回答了他们的问题。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工作坊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邢亦青,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学学士、经济学双学士、硕士(CCER);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师从马修-杰克逊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网络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等。论文发表于PNAS、EER、经济研究等中英文期刊。为AER、Econometrica、QJE、PNAS、Nature、JASA等20余种期刊担任匿名审稿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北大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宏观经济学”、“微观理论经济学”、“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劳动-健康经济学”、“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截至2020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活动209场。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能源、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此外,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经济学”三校联合工作坊。经济学院将与这些院校一道,继续深化合作,为广大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科研办公室
供稿人:刘冲、李皓宇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