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工作坊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工作坊

工作坊集锦(第432-436场)| 北大经院建院(系)11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2-04-12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432场

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

  张劲弓(南洋理工大学金融系助理教授)

  讲座主题:

  Managing Weather Risk with a Neural Network-Based Index Insurance(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指数保险管理天气风险)

  主持人:

  陈泽(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助理教授)

  贾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刁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魏丽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郑伟教授、锁凌燕教授、刘新立副教授、陈凯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秉正教授等

  讲座内容:

  张劲弓助理教授与三校师生分享了他关于天气指数保险的最新工作论文。天气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深远,指数保险是一种有效的对冲工具。但是目前分段线性指数保险合同存在保险赔付和真实损失不一致,即基差风险(basis risk)的问题,导致农户对指数保险不信任,指数保险的需求较低。文章在有预算约束的农户效用最大化问题中嵌入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指数保险设计框架。这种方法有效地捕捉了天气指数的高维、非线性、非单调信息,使得指数保险赔付和农户的损失成正相关关系。接着,文章利用美国伊利诺伊州气象数据,内生性地求解了最优保费和最优需求。结果显示,该方法降低了基差风险和保险费用,从而提高了农户的效用。此外,文章还做了一些有益的拓展,包括将保产量变为保收入、将该保险产品卖到相邻州、将优化问题变为优化尾部风险等,在这些拓展案例中,该方法仍明显优于现行指数保险。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433场

经济史工作坊 

  主讲人:

  Johan Fourie(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经济学教授)

  讲座主题:

  The income mobility of settlers: Evidence from annual Cape Colony tax censuses (殖民者的收入流动性:来自开普殖民地年度税收统计的证据)

  主持人:

  赵一泠(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郝煜长聘副教授、Mark Hup助理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徐志浩助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胡思捷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Johan为大家介绍了近些年关于社会流动性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议题。随着人们对收入不平等问题的越发关注,以及新的数据和研究工具的出现,经济学家越来越多地将研究目光转移至社会流动性这一方向。在长期社会流动性这一领域,研究已经在多个不同的方向进行了拓展:不同地区和时间段、更多的代际、不同子群、更高级的匹配、因果解释等等。但是现阶段,社会流动性的研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职业的划定和评级(以农民为例,农民有不同的等级和收入区别,但在数据当中无法作出详细的区分)、匹配问题(当前数据的匹配率基本在30%,匹配率较低)和工业时代的数据局限性(工业时代的数据使用使得代际流动性很大概率捕捉到的是结构性变化,从而使得结果存在误差)。

  接着,Johan阐述了其研究的贡献之处。该研究使用的是一个全新的数据集——跨度为70多年的年度匹配税收数据,用来计算一个殖民地社会(开普殖民地)的收入流动性。该文章与文献的区别在于以下几点:一是已有研究的地域大多局限于西欧和北美,而该研究将关注点放在位于南非的开普殖民地:一个殖民地社会的流动性;二是文献中代际流动性的测算通常使用的是以十年为单位的统计数据,而该研究使用的数据是年度数据,从而将匹配率从30%提高至80%;三是该研究使用的是税收统计数据,测算的是收入流动性而非文献中常见的代际流动性。这一全新数据集的使用使得对收入流动性的分析可以在更多角度和维度进行更加细致的探讨和分析。

  最后,Johan向大家展示了其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部分。实证回归估计了过去收入和现在收入之间弹性系数,这一弹性估计提供了关于流动性家庭分布的简要结果。同时,该研究使用了新的研究工具——转移概率彩图,使得整个分布上的流动性更加可视化。通过对转移概率彩图的分析,文章得出结论:一,历史上社会流动性的估计主要依赖于几个要素,其中时间段、转移区间长度、数据匹配程度等较为重要,而区域、生产品的种类等相对并不重要;二,数据质量对于过去社会流动性的解释说明至关重要,该研究使用的税收数据提供了关于社会流动性更加精确的估计,从而为检验长期发展理论提供了可能性。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434场

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

  Daniel Krähmer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Bonn)

  讲座主题:

  可验证破产的动态筛选

  主持人:

  石凡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汪浩教授、胡岠助理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吴泽南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翁翕教授

  讲座内容:

  Daniel Krähmer考虑在一个标准的动态筛选模型中的破产约束。他将破产建模为一个可验证的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代理人每次损失时,这就产生了不够严格的讲真话限制,因为如果虚假陈述迫使代理人破产,就可以进行核实。Daniel Krähmer使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求解最优契约,该方法根据代理的诱导连续值分布的扩散对契约进行排序。在具有连续类型的环境中,他导出了一个正则性条件,以确保最优契约是确定性的。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436场

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 

  主讲人:

  段玉婉(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

  讲座主题:

  政治关联、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间错配

  主持人:

  刘冲(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李力行教授、徐化愚助理教授、王轩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在发展中国家,地区间转移支付可能会被腐败或裙带关系所影响。段玉婉使用地方官员数据与中央部长数据进行匹配,来研究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联对当地财政转移支付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一个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与中央部委的部长有同事或同学的经历,该省的财政转移支付会显著增加,而卸任后转移支付又会下降。这种财政转移支付的增加会增加当地福利,但会增大地区间财力不平衡,与财政转移支付调节地区间差异的初衷相违背。进一步的模拟发现,如果将财政转移支付进行优化,能够增加我国GDP约4.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约定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工作坊,正式建立了科研领域的交流创新合作机制。2019年,根据协议,先后启动了七个工作坊:政治经济学工作坊;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工作坊;宏观经济学工作坊;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工作坊;劳动-健康经济学工作坊和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2019年举办了127场活动。截至2020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209场活动,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生态、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工作坊;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三校联合工作坊。截止2021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了413场活动,其中2019年举办了127场活动,2020年举办了82场活动,2021年举办了204场活动,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为广大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供稿:经济学院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美编:时之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