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工作坊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工作坊

集锦 |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749-752场)

发布时间:2023-12-06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749场

宏观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Felix Kubler(Yale University)

  讲座主题:International Welfare Gains from Sharing Climate-Risk(共担气候风险的国际福利改进)

  主持人:李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陈仪副教授、韩晗长聘副教授、李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赵波长聘副教授、余昌华长聘副教授、李明浩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主讲人在文中考虑了一个生产经济的异质代理模型,其中存在不确定的气候变化,并评估了引入依赖于平均地表温度和总年排放量的证券对福利的收益。由于不同地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差异巨大,通过分享气候风险可能带来的福利收益是很大的。在基准校准中,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在等价财富福利上获益近10%。这考虑了价格效应,并假设没有转移支付。有了转移支付,补全可能会帕累托改进,最贫困的地区获益超过15%。进行了全球敏感性分析,考虑了一系列参数值,这些值比基准要保守得多。发现显著的福利收益结果是稳健的,尽管它们平均来说要小得多。通过计算一阶Sobol'指数,证明了不确定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平衡气候敏感性的标准差。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750场

宏观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Michael Weber(Chicago Booth)

  讲座主题:Learning in Low and High-inflation Settings(低通胀与高通胀环境下的学习)

  主持人:李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陈仪副教授、韩晗长聘副教授、李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赵波长聘副教授、余昌华长聘副教授、李明浩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通过在不同国家和时间进行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应用,作者研究了经济环境如何影响个体从新信息中学习的过程。他们发现,随着先进经济体的通货膨胀最近上升,家庭和企业变得更加关注和了解通货膨胀,导致他们对外部提供的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信息做出的反应减少。作者还研究了在通货膨胀一直很高的国家(乌拉圭)和低的国家(新西兰)进行RCTs的效果,以及当相同个体在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环境下重复接受信息时会发生什么(意大利)。他们的结果广泛支持这样的模型:漠视是一个内生结果,取决于经济环境。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751场

经院-全健院 

“健康与劳动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崔知涵(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讲座主题:Actively Calculating the Financial Consequences of Health Outcomes Improves Preventive Judgments

  主持人:庄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秦雪征教授、石菊长聘副教授、姚奕长聘副教授、王耀璟助理教授、袁野助理教授、梁远宁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刘国恩教授、吕蓓妮助理教授、潘聿航助理教授、孙宇副研究员、林昊翔助理研究员、杨佳楠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判断偏差、货币化解构与预防性健康行为”。卫生保健中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但常常被忽视。另一方面,人们也担心过度预防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这体现出个体在预防性健康决策中可能表现出有限理性。因此,有效评估预防性行为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决定了能否采取适度的预防性健康行为。为了提升决策者对健康风险的认知,崔知涵及其合作者设计了一种干预措施:“货币化收益的主动解构”(Active Unpacking with Money),该措施引导决策者主动计算在指定时间内经历负面健康情况造成的货币化损失。具体而言,文章对实验中的控制组展示一组疾病的描述,而对处理组不仅展示疾病的描述,且展示了可能带来的货币化损失,如因请假带来的工资损失等。此外,他们还采取了其他的AUM干预措施。

  通过一系列实验,崔知涵及其合作者展示出AUM有助于提升个体对预防性健康行为的重视程度,并且从多个渠道进行了讨论。首先,增强了人们对健康风险严重性的感知,以及他们为预防措施的支付意愿;其次,AUM提高了人们对疾病持续时间的敏感度,这意味着人们更容易察觉到不同疾病持续时间对生活的影响;最后,AUM加强了人们对预防措施有效性概率的敏感性。崔知涵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干预措施,讨论了AUM在改善健康决策方面的实际应用意义。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752场

经济史工作坊 

 

 

  主讲人:Mark Hup (Peking University)

  讲座主题:Labor Coercion and Trade: Evidence from Colonial Indonesia

  主持人:赵一泠(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管汉晖长聘副教授、郝煜长聘副教授、赵一泠助理教授、Christian Payne Hennigan助理教授,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社会科学学院Gary Richardson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徐志浩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强制劳动在历史上非常普遍,某些发展中国家今天仍然存在徭役劳动。徭役税并不要求国家掌握生产力和货币使用情况的信息,但要求更高的地方裁量权。与货币税相比,徭役税在可替代性、可储存性和转移性方面存在缺点,并且导致了国家和个人的高机会成本。Mark选取了印度尼西亚作为研究对象,关注高边际生产率水平的贸易繁荣是否减少了徭役劳动。

  在进入定量分析之前,Mark先介绍了相关历史背景。文章关注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徭役,主要是修建和维护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来说,成年男性都必须履行徭役义务,并且几乎没有报酬,但劳动者可以雇佣别人替代自己或向官员交“赎金”以规避徭役。徭役负担通常较重、分配不平等,甚至可能因为未按时完成任务而受到惩罚。

  接下来,Mark展示了实证分析的策略与结果。他收集了1900-1940年印度尼西亚十六个省的徭役劳动和特定产品出口的数据,并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税收选择模型,预测劳动生产率与徭役劳动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Mark将人均实际徭役天数分解为劳动者占总人口之比、每个劳动者最长徭役天数以及实际参与徭役的天数与最长天数之比,并分别对人均出口做回归。分解的第三项受个体是否支付“赎金”的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以人均出口为主要解释变量的回归估计不太显著,而剔除了石油出口后,结果负向显著,这说明除石油外的其他出口产品的繁荣带来了徭役的减少,并且通过个体赎金决策(实际参与徭役的天数与最长天数之比)的调整来发挥作用。由于石油出口为资本密集型出口,只涉及小部分劳动力,因此影响回归结果;将其作为解释变量作为安慰剂检验,得到不相关结果。赎金收入和出口的回归结果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正相关。稳健性检验包括了使用特定产品滞后出口量、滞后潜在出口量、出口总量等,结果是稳健的。

  这一结论与私人生产中的强制劳动结果相反,Mark对其进行机制分析。公共强制劳动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而非生产商品,因此,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意味着劳动者在私人生产中的生产力提高,当边际生产力超过“赎金”时,劳动者将会选择支付“赎金”,同时国家能够增加税收收入,这意味着国家可以从两方面受益:赎金收入和与生产相关的税收收入。虽然国家可能希望减少对高劳动生产力的劳动者的徭役,但信息收集能力限制了其对生产力的衡量,而“赎金”选项意味着国家可以依赖劳动者的私人信息以解决这一问题:生产力更高的劳动者基于更高的机会成本而更愿意选择买断。国家降低了信息收集成本、徭役在货币税收损失方面的机会成本,同时实现了从徭役税向货币税的转变。相对地,贸易萧条将会加剧强制劳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约定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工作坊,正式建立了科研领域的交流创新合作机制。2019年,根据协议,先后启动了七个工作坊:政治经济学工作坊;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工作坊;宏观经济学工作坊;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工作坊;劳动-健康经济学工作坊和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2019年举办了127场活动。截至2020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209场活动,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生态、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三校联合工作坊。2021年10个工作坊共计举办了193场活动。2022年下半学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合力打造了“经院-全健院健康与劳动经济学工作坊”。截至2022年底,10个工作坊共举办了184场活动,总计586场活动。2023年9月新增 “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工作坊”,10月新增“数字经济工作坊”,目前学院共有12个工作坊开展活动。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为广大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美编:芋圆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