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院工作坊第902场
经济史工作坊
主讲人:Jonathan Chapman(博洛尼亚大学副教授)
讲座主题:Justices of the Peace: Legal Foundation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主持人:Mark Hup(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赵一泠助理教授,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社会科学学院Gary Richardson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徐志浩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Jonathan Chapman的报告探讨了工业革命期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国家能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他指出,尽管政府实现目标的能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但在工业革命期间,国家执法能力的作用被现有研究忽视了。Jonathan Chapman的研究通过分析太平绅士(Justices of the Peace,简称JP)这一独特的地方官员制度,重新评估了国家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首先,Jonathan Chapman介绍了研究相关的历史背景。经典工业革命时期始于1760年左右。伴随着一系列技术突破,18世纪的英国成为了第一个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国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表明许多工业革命中的变化开始得更早。这一时期不仅带来了深刻的技术变革,还引发了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变化。尽管现有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工业革命的理论,但国家很少被视为一个重要角色。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掌握了国家主权,国家的作用在18世纪得到显著扩展,更多的法律被通过,税收也有所增加。由于没有现代的官僚机构,国家依靠太平绅士来执行这些任务,从而扩展了法律能力。太平绅士制度起源于14世纪,主要作用是加强社会整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平绅士的权力范围不断变化。尤其是在光荣革命之后和经典工业革命时期,太平绅士负责执行一系列与经济有关的法律,包括支持市场互动、维护财产权、保证合同履行、施加管制以及帮助征税。
随后,Jonathan Chapman介绍了数据和实证分析结果。他指出,太平绅士的分布在18世纪之交时主要由历史政治和社会因素决定,这些因素与未来的经济发展无关,因而太平绅士数量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外生性。更多太平绅士的存在能够保障财产权、合同和税收的执行,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实证分析采用人口密度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郡级和镇级数据的回归分析显示,1700年左右的太平绅士数量对1840年的人口密度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如果1700年兰开夏郡的太平绅士人数(101)保持在1625年的水平(56),那么其1840年的人口将减少约六分之一。这一发现表明,法律能力较强的地区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增长更多。为进一步探讨法律能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Jonathan Chapman检验了合同执行和财政能力两个方面。他使用学徒合同数量来衡量合同执行的有效性,用郡内在贫困法和基础设施上的开支衡量财政能力。分析结果显示,有更多太平绅士的郡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也更好,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最后,Jonathan Chapman对报告进行总结。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并依赖太平绅士这一古老的制度来执行这些法律。即使在没有集权官僚机构的情况下,国家仍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研究为国家能力,尤其是法律能力在长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实证证据,也为理解工业革命中国家的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903场
宏观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苏东灵(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讲座主题:Debt rollover policy under low interest rates(低利率下的债务展期政策)
主持人:韩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
参与老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陈仪副教授、李博助理教授、李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赵波长聘副教授、余昌华长聘副教授、李明浩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苏东灵在名义刚性和r<g的perpetual youth model中研究了由债务展期政策资助的临时/永久财政转移冲击的影响。结果发现,债务展期政策是可行的,但会导致公共债务的收敛极其缓慢。尽管金融摩擦相当温和,但债务展期政策对总消费产生了强大的财富效应,导致短期和长期持续的通胀动态。临时财政赤字有助于在短期内刺激经济,但这是以长期滞胀为代价的,资本不断被挤出。相比之下,永久性的财政赤字将造成短期的衰退,而长期的通货紧缩将持续存在。精心设计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可以促进应对永久性冲击的转型,让所有世代平等分享福利收益。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904场
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Edwin Muchapondwa(开普敦大学教授)
讲座主题:烹饪用能的分层可及性及其分性别福利研究
主持人:王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
讲座内容:
能源使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其中电力对于人们的照明与烹饪活动更是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赞比亚,超过70%的城镇区域使用电力照明,而烹饪用电普及率在城乡区域普遍处于较低水平。Edwin指出,超过83%的赞比亚居民仍在使用木炭等传统烹饪能源,传统烹饪能源可能造成室内空气污染从而产生健康影响,收集柴火所花费的体力与时间成本也会影响到福利水平;同时,烹饪活动更多由女性承担,上述影响也会体现在性别福利差异之中。现阶段,关注烹饪用能对人类福利影响的研究大都采用“电能是否可及”的二元变量,从而会忽略不同能源转型中的潜在福利改善。他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研究的二元形式,使用多层次框架(multi-tier framework, MTF)探究了烹饪方式对赞比亚家户的福利影响以及该影响在性别与城乡之间的差异。
Edwin根据样本家户的烹饪方式进行分层,开展自然实验来探究烹饪方式对居民福利的影响。该研究的主要解释变量家户烹饪方式由细分数据组成,包括烹饪支出、便利性、效率、安全性、可支付性和可得性。基于家户烹饪方式数据中的最低值,样本家户被分为六个层次。该研究的被解释变量则是家户时间分配(例如烹饪、学习、外出工作的时长)以及家庭中成年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同时,该研究控制了家庭支出、房间数量等一系列家户特征的控制变量。他参考前人研究,使用倾向得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随着烹饪用能层次的提高而降低,在烹饪用能层次高的样本中烹饪与燃料准备的耗时降低。同时,随着烹饪方式的改善,家户有了更多时间用于学习和工作创收。
Edwin进一步开展了性别和城乡的异质性分析。在性别异质性分析中,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减少比率在女性中较高,而在各层样本的男性中均较低;女性在烹饪与燃料准备方面节省的时间更多,节省时间约为男性的两倍;随着烹饪方式改进,女性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工作创收上。在城乡异质性分析中,结果显示:除了燃料收集,农村家庭在其他时间分配的影响上表现均更为显著;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烹饪用能过渡有助于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并从烹饪中节省了大量时间。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906场
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工作坊
主讲人:吕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
主持人:莫家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讲座主题:贸易摩擦与全球供应链转移
参与老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杨汝岱教授、田巍长聘副教授、刘政文助理教授、吴群锋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王歆助理教授、徐铭梽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吕越利用2017至2019年FactSet Revere数据库的企业级全球供应商-客户关系数据集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全球供应链转移。她通过双重差分法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会导致美国企业减少来自中国的供应商,并且利润效应和风险效应是其内在可能的机制。其次,吕越指出,研发水平更高以及供应商更多的“超级明星”供应链企业,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小。最后,她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后供应链“本土化”“安全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约定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工作坊,正式建立了科研领域的交流创新合作机制。2019年,根据协议,先后启动了七个工作坊:政治经济学工作坊;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工作坊;宏观经济学工作坊;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工作坊;劳动-健康经济学工作坊和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生态、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三校联合工作坊。2022年下半学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合力打造了“经院-全健院健康与劳动经济学工作坊”。2023年9月新增 “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工作坊”,10月新增“数字经济工作坊”,目前学院共有12个工作坊开展活动。
截止2023年底,工作坊共举办了811场活动,其中2019年举办了127场活动,2020年举办了82场活动,2021年举办了204场活动,2022年举办了173场活动,2023年举办了225场活动。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