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2014两会笔谈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李 权: 上海自贸区与中国外贸政策的转型与升级

发布时间:2014-03-10

 

李权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在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建设好、管理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并开展若干新的试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自2013年9月29日正式运行,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转型与升级的焦点之一。如何更深入地把握上海自贸区的机制和功能,直接关系到对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的认识和理解。

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上海自贸区的理解存在着五大误区:

首先是基本概念上的误区。传统上对“贸易”的理解局限在商品的进出口,自由贸易区相应地就是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然而“贸易”的概念包含了所有关于分配、销售和交换的商务,或者其任何分支。上海自贸区的概念是广义的,既包含了传统的商品进出口,更涉及到投资、金融、电商等服务贸易领域。

其次是政策范畴的误区。传统上对贸易政策的理解局限在第一代贸易政策,主要涉及工业产品、农业产品、海关、出口税、卫生和植物检疫、技术性贸易壁垒、国有贸易公司、反倾销、反补贴、公共补助、政府采购、TRIMs、GATS、TRIPs等领域。然而,当前世界各国更多地关注第二代贸易政策,主要涉及反腐败、竞争政策、环保法规、知识产权、投资、劳动市场管制、资本流动、消费者保护、数据保护、农业、近似立法、视听、文化保护、创新政策、文化合作、经济政策对话、教育与培训、能源、财政支持、健康、人权、非法移民、毒品、工业合作、信息社会、采矿业、反洗钱、核安全、政治对话、公共行政、区域合作、技术与科研、中小企业、社会事务、统计数据、税收、恐怖主义、签证与政治庇护等领域。日前倍受关注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等无不是第二代贸易政策的集中体现。

另外是国别比较的误区。美国的自贸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正值经济大萧条,在斯穆特—霍莱法案等高关税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下,美国的自贸区作为局部的平衡力量与美国消费刺激政策相配套。当时的美国自贸区基本上只是保税区基础上的功能拓宽。今天美国境内拥有200多个自贸区,分布在各大州,以局部平衡总体的基本功能一直延续下来,其影响也是相当有限的。而中国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明确强调了其主要任务和措施是: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其影响力将远远超越历史上其他国家的自贸区。

此外是时代纵向的误区。人们容易将上海自贸区与当年的深圳特区相提并论,关心当年的那些优惠政策是否会在上海自贸区重演。然而上海自贸区与深圳特区在责任和功能上是有很大差异:1980年深圳特区建立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深圳特区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而今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进入第13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核心问题是实现外贸政策的转型与升级,使对外贸易走上更加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海自贸区是政策转型与升级的一种尝试,并具有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最后是地区横向的误区。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会威胁到香港地区的贸易和金融地位。如上所述,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外贸政策转型与升级的有力尝试,既面向世界,更引领国内的改革,首要任务是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而香港地区是世界贸易组织下一个独立的贸易体,是中国“一国两制”方针下的特别行政区。

基于对以上五大误区的破解,可以总结上海自贸区在中国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进程中的四大基本功能:

第一,简政放权,协调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作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中心问题之一涉及到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职能的转换,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上海自贸区在这个方面作出了有力的尝试,其中包括负面清单的机制、备案制等。

第二,示范引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具有示范性,在全国的推广有助于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扩展内陆沿边开放,让广袤大地成为对外开放的热土。

第三,政策升级,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上海自贸区加快通关便利化改革,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从战略高度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同时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特别是推进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实行以备案制为主,大幅下放审批权限。健全金融、法律、领事等服务保障,规范走出去秩序,促进产品出口、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

  第四,开放合作,统筹多双边和区域经贸关系。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中国积极参与高标准自贸区建设作出了有力的尝试,有助于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快与韩国、澳大利亚、海湾合作委员会等自贸区谈判进程,推动服务贸易协定、政府采购协定、信息技术协定等谈判,加快环保、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上海自贸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姿态:坚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与各国互利共赢,形成对外开放与改革发展良性互动新格局。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