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2016两会笔谈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陈秀兰:浅谈有限市场与有为政府

发布时间:2016-03-15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2016年3月5日开幕的第12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2016年要做好的重点工作,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强调要创新政府宏观调控方式,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这意味着,在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政府在探索更加理性有效的管理方式。事实上,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和有限性并存,的确需要理性政府的有效管理。

一、市场的基础性体现在产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交换,市场就是各类交换关系的集合。市场经济以交换为基础,现代社会又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因此人类文明的根基其实就是交换。交换是人类获取财富的一种全新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对原有的以暴力、强制力为依托的无偿占有的方式的否定。交换的发展和对无偿占有的逐步取代,就构成了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经济物质基础;交换越发达,社会也就越进步。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另一条可以取代交换的发展道路,所以发展交换(市场经济)乃是所有社会走向文明的唯一选择,这也是市场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原因。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交换,交换以所有制关系的确立为前提,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即个人所有制为基础。虽然财产私有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浪费和低效率,比如投资失败、竞争失败、经营管理不善、以及不可抗拒的经济危机等,但私有制所具有的三点优势却使得其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动力:一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心,私有能使人勤奋、负责任,富有创造精神;二是财产私有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因为任何私有财富的增加,同时也都是社会财富的增加,而任何私有财富的损失,首先是私有者的损失,其次才是社会的损失;三是私有财产是实现自由人或人的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社会的进步就表现在社会主体人的生存活动自由度的不断增加和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步消失上,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个人拥有财富的基础上。因此,想要社会富裕,不是消灭私有制,而是在私有基础上构建整个社会进步的大厦。因此,对于私有财产权利的确立和保护,也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尝试、探索进而确立的正确方向,也成为改革取得重大成绩的重要原因。

二、市场的有限性需要理性政府的有效管理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交换,交换以财产私有制为前提。交换是人类理智的产物,所以交换本身需要借助人类理智的进化、培养才能成长。人类理智发展到什么水平,交换也就发展到什么水平。交换从它抛弃暴力而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体内植入了一个人类理智的基因--不懈地追求公平、公正。在这个基因的作用下,交换(市场经济)就是在追求公平、公正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了起来。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呢?答案就是理智政府的恰当干预。

首先,交换以所有制关系的确立为前提,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即个人所有制为基础,因此,所有制的确立和私有财产的保护需要政府,这也是政府不断出台《物权法》、《财产法》和对农村土地确权的理论基础。

其次,交换过程的公平公正需要政府维护,例如企业或个人谈判达成的各类契约的执行和违约的惩罚,都需要政府的监督和保证。

再次,虽然财产私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财产私有不能自动保证社会在一个能被大家都接受的分配格局中发展,财产私有必然造成社会贫富的两级分化,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对私有财富进行再分配调节,这也是政府不断调整税收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

最后,交换这种行为也同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对社会的影响是多面性的,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当这些问题被社会越来越认识和重视后,无论这些问题性质如何,对社会而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调节和管理,对于利大于弊者给予提倡和鼓励,对于弊大于利者要及时采取制止、惩罚、补偿等措施,以保证我们生存的社会、自然环境和谐优美。

总之,市场是人类社会精神和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或方面,像其他诸如政治、法律、婚姻、宗教等方面一样,都是政府管理的对象。市场制度的本质并不在于能使经济自我调节并保持最佳状态,从而实现人们所期望的那种“资源优化配置”,市场制度的本质在于能产生经济的动力和活力,从而把创造社会财富的水平不断推向前进。所以市场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例如贫富差别、环境破坏等等。但这些问题是以交换关系为核心的市场制度自身无法克服和解决的,这时就必须要政府这个调节者。也就是说,市场并不能保证实现所谓的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也并不是市场的本质;同样,政府的直接管制、禁止也同样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手段,例如政府禁止污染环境、制定工业排放标准,倡导绿色发展,都是为了保护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保证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也是优化配置本身。所以,没有理性政府的有效干预(其实是保护),社会就没有任何有益的经济行为的发生。但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没有别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构建于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交换)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人的创造力,就没有民主社会的诞生,就没有人类今天的文明;任何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都必须遵从交换所开辟的人类发展之路。政府强调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确实也是一条正确且必须的管理道路。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