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2017两会笔谈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两会笔谈】李晓龙:科普经济:让科学技术普及成为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

发布时间:2017-03-11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缩小社会两极分化已经逐渐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与关键难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年放缓,人口红利桎梏以及物资资本投资边界,严重放大了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领域中,自20世纪60年代费雪(Fisher)、舒尔茨(Schultz)以及贝克尔(Becker)分别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关注到了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尤其是内生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Growth)也称“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了科学技术普及等人力资本等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这些要素内生化展开具体分析。无论是阿罗(Arrow)“干中学”(learning-by-doing)模型及初步延伸的宇泽(Uzawa)模型,还是罗默(Romer)内生技术进步模型或卢卡斯(Lucas)的内生人力资本模型,都展现了科学技术普及作为人力资本重要投资之一,通过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扩大就业、人口质量等机制共同促进着经济内生增长。

我国“十二五”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卫星应用、超级计算机等关键项目突破,使得我国逐步向科技强国迈进。然而,科普经济体系的滞后,却严重制约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大众化推广。

科学技术普及,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机理和机制,通过关联、对比、启发、图示等生动表征形式,融合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完成知识从点到面的传递过程。为了加强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经常化,构建科普经济新体系,将有力发挥科学技术普及的杠杆作用,创新“科技、教育、宣传、经济”一体化新业态,促进形成“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局面。

科学和科普,现存的“一手硬、一手软”局面,致使科学大发展背景下科学响应力逆势下降。在重视通过前沿技术研究等教育形式带来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忽视了科学技术普及所带来的结构调整、扩大就业以及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海交大校长张杰与影星张杰粉丝的尴尬事件背后,更值得让人深思的是,科学机理与娱乐八卦在各社会阶层,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圈粉”完败。更遑论,众多的青少年只认识鹿晗、李易峰等演艺明星,而不认识李四光、孙家栋等科学工程泰斗。数据显示,科技发展动态占互联网信息总体仅为可怜的5%。如此残酷的现实,促使我们认知到当前社会下价值观认知的扭曲,更是市场经济下资本的惰性引导下的调控缺失。

科普经济,是依托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以科学技术普及为对象,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内部作用及外溢作用,形成科学技术产出、科普知识转化、科学成果表征、科普产品推广的完整产业链条,研发一系列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科普产品,培养一批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综合性人才队伍,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民提供科学技术普及服务,进而提高广大劳动者科学素质和技术能力,提高生产力,增加劳动者经济财富收益。

增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其意义将有效涵盖国家、社会和经济层面。中国科协《科普“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七大重点工作规划主要围绕国家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着力推进科普的架构和渠道建设。科普经济的发展,将会为“创新强国”和“互联网+”政策提供坚实的人才和市场支持。社会的平稳发展依赖于青少年人才的渐进成长,如何将当前物质和偶像崇拜的社会常态,转变为理想和科学崇拜的积极社会生态,是国家永立世界强大民族之林的基石。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需要精准挖掘有价值的现代服务业,科普经济将衍生出科普制作、科普出版、科普销售等相关软件应用、动漫、书籍、电视剧、游戏、卡牌、手册等低能耗产品,为创造新行业和新的就业岗位提供了巨大的潜能。

跨越式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为科普经济建立提供了全方位的可行条件。空、天、地一体化,以及从宏观到微观的系列科技成果,为科普经济创造了丰富的机能元素。国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为推进科学技术普及的各项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微信、微博、网站、软件、游戏等互联网媒介,极大的扩展了科普的展示空间和延伸区域,使得海量的受众可以从任意空间和任意时间接收科普信息。虚拟现实、三维映画、复合传感器能够将抽象、客观、呆板的科学技术原理转化为具体、主观、生动的大众知识。企业化的管理机制和市场化的融资模式,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模式支持下,科普经济将会产生与其他行业融合的源源不断的新形式和新动能。

建设科普经济,需要注重“一个中心,两面驱动,三化发展”。首先,以国家为中心的决策制定,从宏观上把控和平衡科普的权威性和积极性,做到既促进科技普及,又保持科学性。然后,科普“偶像”和表达艺术是驱动科普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在“互联网+”时代,内容建设已经成为新媒体抢占受众的最重要基础手段。同时,青少年需要且离不开偶像的指导作用。以科学人物为偶像的建设,可以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追求理想,其也将成为重要的和极具价值的新媒体内容。而表达艺术正是将科学艺术化、体验化和普惠化的关键所在。受众青年化、队伍规范化和推广商业化是科普发展的重要方向。围绕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学习实践能力,建设一系列受众“能接受、易接受”的科普产品,继续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和科普理论研究,形成一批能够具备商业化、教育化和宣传化的综合型队伍,推进融资、包装、理念相结合的市场化专业推广模式。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