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2017两会笔谈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两会笔谈】夏庆杰:为什么今天发展中国家更需要“一带一路”倡议?

发布时间:2017-03-18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16年以后的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需要“一带一路”倡议。尽管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终结于2016年为时过早,但是似乎依然可以说2016年以后的世界将与以往大不同了。

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东欧巨变的驱动下,欧美开始在全世界推销民主化和颜色革命,其主要结果是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混乱、内战和恐怖事件不断,由此产生的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潮水般涌向欧洲各国。难民潮和恐怖事件击碎了欧洲人的国际化梦想,导致了欧洲各国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抬头,直接后果是英国脱欧以及其他欧盟成员国的可能脱欧。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新自由主义在欧美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对美国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美国产业的不断空心化;二是对金融监管的不断放松,最终酿成了2007-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并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美国中产阶级的贫困化和塌陷导致了他们对美国政界学界精英以及华尔街的不信任和逆反,并最终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成功逆袭,即把反映美国底层大众意愿的特朗普选进白宫。欧洲国家脱欧的主要目的是扎紧中东北非难民涌入的篱笆,特朗普当选后的美国要重振美国制造业和强化贸易保护主义。换句话说,2016年后的欧美将会更加内卷化,有可能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和援助。

二战结束以来成立了很多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和摆脱民困的国际援助组织,如联合国旗下的开发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此外各主要发达国家还有各自的政府国际扶贫机构。然而现实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扶贫开发实施半个多世纪后,今天依然约有10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缺医少药、食不果腹。针对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发展援助的低效,一些西方发展援助专家如William Easterly、Niall Ferguson甚至宣布了西方国家援助政策的彻底失败。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工厂。2015年美国GDP16万亿美元,中国10万亿美元,日本5万亿美元。将近8亿的中国贫困人口成功摆脱贫困。中国的经济奇迹不是依靠国际援助,而是中国自身改革开放的结果。中国的成功发展经验有哪些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阿马蒂亚·森于2016年2月25日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曾指出:“我认为,世界能从中国领导作用获得的最大收益就是向中国学习。中国提供了许多经验,但实际上没有被注意到,有时我认为这些经验甚至在中国也没有得到认可,所以我们应该强调这一点。”关于中国的发展经验,森在该演讲中指出:“在1980年代,中国首先在农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明显,在中国,教育不仅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而且也是工业变革的推动力。我认为,如果不把中国工业革命与中国的教育发展成就联系起来,就不能理解中国的成功。虽然这不是关于印度的讨论,但是如果说印度发展思想中有什么有什么错误的话,就是下面这一点:在拥有受到良好教育和身体健康的劳动力群体之前,印度实现工业化是不现实的。”可见,中国自1960年代开始实施和贯彻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中国经济腾飞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从整个中国发展经验看,从制度安排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制度安排:(一)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治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二)在社会政治经济架构中允许各种所有制的工商企业和企业家的存在和发展,(三)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市场,(四)大众教育体系提供了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大量白领职工(技术职工、管理和经理人员、销售人员、工程师、科学家、会计师、律师等),(五)产品市场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六)一定程度的产权保护,(七)相对稳定的金融体系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使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时间里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成功发展经验为众多发展中国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在西方发达国家内卷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中国和众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以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的一个现实途径。工农业发展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彻底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仅是工农业发展落后,工农业生产赖以存在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交通通讯、电力、能源)也严重落后。先期发展起来的中国也需要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合作共赢,为此中国与其他国家一道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在中国企业不断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同时,加强发展中国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可以说在西方发达国家更加关注内部事务而减少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援助的今天,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必将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参考文献

Easterly, W. (2007). The White Man`s Burden: Why the West`s Efforts to Aid the Rest Have Done So Much Ill and So Little Good. Penguin Books.

Moyo, D., and N. Ferguson (2010). Dead Aid: Why Aid Is Not Working and How There Is a Better Way for Africa.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