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2017两会笔谈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两会笔谈】杨汝岱:地方政府竞争与国有企业改革

发布时间:2017-03-16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提高竞争力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所在,并就剥离国有企业社会职能,实现公司治理市场化和国有资本管理市场化提出了很好的改革蓝图。这一论述将国有企业改革这一重大问题提供很好的思路,值得深入探讨。今天我们主要从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依赖程度这个角度谈谈地方国有企业改革与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

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看待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问题对我国现阶段相关政策的制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最近十多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是,现有政策制定对于结构转型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政府热衷于制定方方面面的产业政策,希望由政府引导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这种模式试图用不断加大投入来实现企业或产业的绝对技术进步,达到结构升级的目的。然而,资源总是有限的,要维持这种高投入的代价是非常高的——政府规模会越来越庞大,经济效率也很可能会越来越低。我们认为,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看,政府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关注市场失灵的同时,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让资源能够在企业间、产业间、区域间自由流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样,就能够实现由于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带来的整体生产率水平提高,这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转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我们理解现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以我国约30万家工业企业最近十多年的微观数据为基础,我们发现企业内的纯技术增长对生产率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是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2006年和2007年的贡献率均超过了100%,生产率增长的全部动力是来自企业技术的改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2004年之后,下降的速度加快,并在2006年和2007年的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出现负值。这表明资源配置存在错配,对整体生产率的增长起到了负向作用。进入和退出的资源配置效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不大。这也表明,当前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空间主要是在企业间的资源配置的改善方面,从而提示我们从地方保护政策视角考虑地方国企依赖影响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作用。

很多的研究已经表明,国有企业改革对改善资源配置效率非常重要,但需要指出的是,国有企业改革道路的选择本身也是内生的,背后是有非常复杂的影响因素的。我们希望从地方国企依赖程度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即使经过多年的“抓大放小”,淘汰低效率企业,现存的国有企业仍然存在较高的亏损率,也有较低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模式是分不开的。我们可以看到,和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有更大的生产规模和就业规模,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职能。这就使得地方政府无论是为了GDP的快速增长目标还是解决就业问题的目标,都不得不尽量维持国有企业不被淘汰。数据也显示,这些年来,资源却仍在不断流向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相对获得了更多的投资、补贴和贷款。从1998年到2007年,国有企业人均资本存量上升了625.9%,而同期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人均资本存量只上升了293.9%和128.8%。这说明,十余年来,资源不但没有从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流动,反而是吸纳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大量的资本形成都由国有企业完成,反映出社会有限的资源更倾向于流向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资本深化,很可能会对民营企业产生挤出效应。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获得了远远超过其效率对应的应该获得的资源。我们再来看国有企业占有这些资源产生的效率。构建一个直观反映投资效率的指标e= TFP增速/人均资本增速,表示单位人均资本的变化能带来多大程度的企业效率变化。TFP增速用四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做简单平均得到。结果表明,民营企业的投资效率为0.32,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为0.23,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要高出43%。

研究发现,地方国企依赖与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地方国企依赖程度越大的地区,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程度越小。进一步,在企业层面研究地方国有企业依赖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背后机制,发现地方国有企业依赖越严重的地方,在位民营企业越难获得资源扩大企业规模,新进入企业面临越高的进入门槛,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越不容易退出市场。基于反事实的分析方法,如果能有效解决地方国有企业依赖问题,建立相对统一的全国市场,保守估计社会工业总产值提升14%,就业增加16%。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随着资源相对越来越稀缺,过度竞争会带来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问题。地方政府为了提升当地生产总值和就业水平,会提高进入门槛,并给现有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更多的补贴和优惠,从而影响资源配置。当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竞争锦标赛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自由市场发挥作用,也造成了中国“块块竞争”的格局,使得地区之间分工不明确,产能过剩严重,资源配置严重扭曲。我们的研究认为,打破“块块竞争”,降低地方保护,让市场机制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是国有企业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转型的基础。让“看不见的手”引导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行业间自由流动,能够淘汰僵尸企业,缩减过剩产能,进而进一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实现经济高效发展。

能否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关键在于是否能实现最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以提高竞争力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促进国有企业改革,而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之一,就是理顺政府是与市场的边界,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职能,尽可能淡化地方政府在直接参与市场方面的职能和责任,回归服务型定位。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