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2018两会笔谈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两会”笔谈】肖利平:构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

发布时间:2018-03-23


肖利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280868100@qq.com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其基本特征就是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要求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新动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在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的情况下,追求经济高速度增长,形成赶超性的经济模式,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结构性和体制性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必须推动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怎样的发展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下要素不可或缺:一、在发展方式上,必须由追求数量、速度向追求质量和效率转变,使全社会共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升;二、在经济结构上,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的比重逐步降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三、在增长动力上,必须由资源驱动型的旧动能向科技驱动型的新动能转换;四、在资源配置上,必须真正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止资源错配,特别是金融资源使用的低效和无序。基于这些基本要素,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该牵住两个牛鼻子: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重塑经济格局,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二是打造现代金融体系,以支持实体经济创新为基本导向。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相应的金融体系,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金融业主要是围绕传统产业展开服务的。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有形固定资产,以银行为主的债权融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之相适应的。与传统产业不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催生的新兴产业是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输出大多是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呈现,且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等,与以债权融资方式为主的金融体系格格不入。随着技术迭代速度的加快,传统产业中的固定资产的贬值速度加快,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固定资产为定价依据的金融体系风险日增。因此,建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尤为关键。概括起来,现代金融体系应该围绕以下五大方向。


一、   现代金融应当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现代金融应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当前阶段,金融与实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相背离,实体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制约,金融市场风险隐患也在不断积累与暴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到位,金融业“脱实向虚”现象明显,金融资本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在实体经济层面,资金从金融体系流向实体经济的中间环节增多、资金在金融体系内流转套利,资金流通链条被拉长,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抬升,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在金融层面,金融杠杆和流动性风险高,金融杠杆结构性失衡,期限错配风险加剧,流动性风险提高。金融机构通过表外理财、同业业务以及交叉性金融业务扩张,交易不透明,产品层层嵌套,规避金融监管进行套利,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都形成风险隐患。因此,现代金融必须回归本源,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提升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二、   现代金融应当发挥市场配置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金融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必须依靠市场提供有效的信号和激励机制,引导资源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领域配置。目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大量资源仍然源源不断流入“两高一剩”行业以及僵尸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限制性领域。根源在于,金融资源并非完全是通过市场进行配置的,而是受到政府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错配。实现市场化配置应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产权问题,在产权不完备的情况下,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交易,完善产权制度是推进市场化配置的重中之重。二是价格问题,利率、汇率等金融的基本要素渗透到金融体系的各个环节,价格扭曲的市场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现代金融体系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防止资源错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   现代金融应当优化社会融资结构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金融结构以确保经济运行的效率。在发展初期,金融体系的定位是为传统产业发展提供资金,间接融资偏好向有抵押物的重工业,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占据绝对上风。与传统产业不同,高质量发展阶段以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为主,产出形态以技术、专利、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形式呈现,获得的信贷资源相对有限,间接融资主导体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股权融资能够分散风险,无需提供足额的抵押物,没有定期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比债权融资更加适合新经济。


四、   现代金融应当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中国金融是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的金融市场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题中之义。金融改革开放可以增强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竞争力的提升又有助于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具体来说,一方面,引进国外优秀的金融机构可以优化国内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提高其风险管理和风险承受的能力;另一方面,外国竞争者进入可以发挥“鲶鱼效应”,竞争将迫使中国金融机构改善服务,促使市场形成良好的竞争秩序,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和公众服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以及金融支持“一带一路”的需求扩大,中国应该大幅度的放宽金融业的市场准入,允许外国资本在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现代金融体系。


五、   现代金融应当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代金融体系的监管是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规范的框架,以确保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效的金融监管并不意味着无所不至的“强监管”,甚至成为掣肘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坏的监管”,而是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好的监管”,促使参与主体在监管体系内有效地发挥作用。不难发现,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组建“国务院金融委+央行+两会”的新格局,正是顺应监管需要的制度设计。在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应该着力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附:作者简介

肖利平,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成果集中于产业经济和资本市场等方面,曾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JY0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M620484)等课题,在《南开经济研究》、《产业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长期关注新兴产业创新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等问题。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