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2018两会笔谈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两会”笔谈】钱立:比特币是货币吗?

发布时间:2018-03-16

钱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qianli@pku.edu.cn


中央提出今后三年要重点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近来比特币的交易价格再次发生大幅波动,成为金融热点问题之一。围绕着比特币的货币属性问题存在很大争议。本文试图从货币理论的视角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人类早期经历了漫长的以物易物的历史阶段。货币的使用是人类经济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一方面,它大大提高了交易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它为市场的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可进行经济核算的条件。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来自于市场的选择,正如历史上长期以金银为主要货币的实际所显示的那样。伟大的经济学家米塞斯在一百年前就发展了关于货币的回归理论,即当下专职交易媒介功能的物品,人们之所以对其有需求,就是因为它在购买任何财货和服务时都会为卖者所接受,卖者售出财货就是为了换取货币,我们持有作为货币的金银,不是因为它可以作为金银器皿和装饰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因为它能够购买财货和服务的购买力。今天人们之所以相信它的购买力,是因为看到它昨天能够购买任何财货的购买力;那么昨天的时候人们之所以持有它,是因为看到了它前天所具有的购买力。以此类推,直至很久以前的某一天,这时候正好是金银还是作为非货币的财货与其它财货进行物物交换的最后一天,这时候金银的价值不是作为货币的购买力价值而存在,而是以它们作为普通财货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存在。因此,这个回归定理就把作为货币而存在的财货(比如这里的金银)的抽象的价值与之前它作为普通财货所具有的价值紧紧联系在一起了。或者可以概括地这样理解,我们专用于交易的媒介的财货,它现在既不是因为消费价值也不是因为资本价值而具有价值,但它深深植根于它曾经具有这样的消费或者资本价值,才使得它今天作为货币而拥有价值,即购买力。

在确立了金银作为货币本身的地位后,为了交易更方便,就有企业家、后来是官府,将其铸成硬币,上面标志出其重量或金银含量。更后来,又发展出了银行,用表示金银重量的票据代替金银本身交客户持有和流通,并承诺客户随时可以持该票据来兑回相应的金银。这就出现了银行纸钞和支票账户转账等银行服务,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交易行为。但与此同时,这种对货币替代品的创新发展也为各种各样的造假、实质上是偷窃行为大开了方便之门。我们所知道的在铸币中的减轻成色,特别是银行为超出储户的实际真实货币创造的“伪仓单”,这也是至今依然盛行的部分准备金制度所做的,都是凭空创造货币的做法,侵犯了客户的利益,制造了通货膨胀,进而导致经济周期的问题,给大多数人造成经济损害。在世界各国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后,实际上由市场选择所确定的真正的货币金银被否定了其货币的地位,而各国政府所发行的货币完全不以有真实价值的财货为基础,发行出来的每一单位实际上都是对民众的征税,即所谓的铸币税,并且发行量完全由政府人为决定,通货膨胀成为常态,经济周期也不可能被根除。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给无数民众造成损害。

正是在政府垄断的法定货币信誉不佳的背景下,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成熟的时代,为所谓的数字货币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和契机。

2009年比特币诞生,它是基于某种计算机算法而产生,任何人只要参加“挖矿”都可以获得。但根据其设计,大约到100年后,比特币即会被挖尽,总量上限在2100万个,是无法再增加的。现在“挖矿”已经要付出很大的成本,该成本还取决于参与“挖矿”的竞争者的多少。因为没有任何组织和机构能对它的产生、安全和流通进行控制,匿名性好,解决了重复使用问题,即你的一个比特币不可能同时既支付给张三又支付给李四,它能在全世界流通等特点,它一诞生就受到了足够的欢迎,因而立即赋予了其购买力价值,成为不断壮大的、在越来越大范围上被接受的交易媒介。

至今短短十年时间不到,比特币数量不断增加,交易范围日益扩大,并且兑换美元、人民币等世界各主要货币的价格惊人攀升,当然这期间也发生过这些价格的剧烈波动,比特币自称为“币”,但它到底是否具备货币的所有属性?现在我们就从理论层面上简要考察一下。

比特币由计算机程序的算法产生,它的总量有限性不可改变,同时又不可能在此基础上制造“假仓单”来凭空创造货币,这就杜绝了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这是它作为货币最优良的品质。货币和其它普通财货不同,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货币不是用于直接消费和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其数量的增加并不能给全社会增加效用,只会导致其单位购买力的下降。因此,任何数量的货币都是最优数量的货币。并且由于它的单位很容易细分,比特币的基本单位是1 bitcoin(简称为BTC),现在就已经有了一个小的单位叫satoshi(简称为sat),1 sat等于10-8BTC,即1亿分之一。因此它容易做到满足任何规模的交易需要。其次,它解决了交易不会被重复的问题。这也是作为货币必须满足的条件。

它的问题是似乎不满足米塞斯回归定理中往前追溯到以物易物时本身应该具有如同普通财货的价值,正如金银那样。比特币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它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效用。它完全建立在一诞生就被人们作为交易媒介使用的价值上。一旦其在某一天建立起了价值,即购买力,第二天、第三天以至未来的任何时候都具有货币价值就可以回归到这第一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符合米塞斯回归定理的。当然,只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还需要深入思考比特币是否满足货币定义的问题。

现在产生新的比特币,需要购置设备,占用场地,特别是要耗费很大的电力,这倒很像获得金银的采矿、提炼过程。人们会说,对金银的采矿、提炼最终获得了金银的实物放在那里,你对比特币的“挖矿”,耗费了成本但并没有得到像金银那样的实物啊。其实,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我们所关注的能够给我们带来满足的不是物本身,而是它给我们提供的服务所带来的效用。金银作为装饰品或者器皿给我们带来满足感,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服务;我们观看一部电影给我们带来满足,其物质形态是一系列的电子信号,重要的是它以音像的形式带给了令我们有满足感的内容。生成比特币虽然不像金银那样保留着如此的物质形态,但生成的是一系列技术含量极高的有序电子符号,但它却能够发挥如上所述的充当交易媒介的服务功能。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有序的特殊电子信息是熵的减少,这种熵的减少的信息就如同触手可感的物质一样,都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对于像比特币这种计算机程序的信息存在,其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是否万无一失是一个人们敢不敢于将其作为货币的最致命的问题之一,如金银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令人放心的。再一个就是当前比特币显示了其价格的剧烈波动性。因为毕竟现在是一个各主权国家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时代,比特币的价值也要与这些法定货币相交易,其币值也必然要通过诸如美元、人民币等的价格反映出来。尽管市场经济中的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并不具有像米、千克等物理度量尺度那样的绝对不变性,但若价值波动过于剧烈必然会削弱其充当交易媒介的功能。第三就是比特币是当代高技术应用的产物,对使用者的能力的要求也甚高,这也必然会大大限制其应用范围。当然,随着实践的进行,必定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学会如何使用它。当然,目前使它难以成为真正的货币的最根本因素还在于各国政府的态度,因为这毕竟构成了对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挑战。

然而,比特币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跨国界流通的。对于新技术迅猛发展和各国经济日益紧密联系的现实和未来趋势,简单地对其否定了事是有风险的。我们必须从理论层面上深刻认识其本质属性,采取正确对策,以免我们在未来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


附:作者简介

钱立,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学理论、经济思想史、财政税收等,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公共经济学、人类行动学原理(经济学部分)、美国税收制度等。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