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2018两会笔谈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两会”笔谈】申海成:加快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

发布时间:2018-03-12

申海成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haicheng211@163.com


一、  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催生了新业态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紧紧依靠改革破解经济发展和结构失衡难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加强新兴产业统计;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促进了各行业融合升级。”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1号文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将数字创意产业列入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细分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数字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应用服务三个重点方向,八个细分产品和服务。

数字文化创意以其易传播、有创意和讲故事的特点成为新兴产业,同时和其他产业融合催生了新业态。一些著名音乐人将入古筝、唢呐、大鼓等民族音乐和民族元素放到音乐中进行融合创新;2013年,故宫博物院将历史文化中典型的图文融合到现代软件中,陆续推出一系列具有独特文化特色内涵的APP;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播出,并在网络视频网站获得超高点击率,使大众更深入的了解了“工匠精神”,上述一系列举措将文化产品创意转化为数字产品,不但加速了文化产品的传播速度,充分发掘其价值,还能促进“文化+”产业的融合,特别是促进“文化、科技、金融”等产业的高度融合。


二、衡量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三大指标

近年来,中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经从2002年的78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890亿元,占世界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也已经从2.6%上升到9.5%。

由于投入产出表中很好地显示中间品的投入和产出,所以对数字文化创意产品增加值分解,理清中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真正来源、规模以及行业关联度对其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非常有意义。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将融入全球价值链程度细分为中间品关联、增加值关联和投入产出关联等三个指标。从2002年到2014年,中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中间品关联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较小,关联水平较低,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有微弱增强,相对全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水平较低;增加值关联2009年以来波动明显,在样本周期内波动幅度大于3%,并且总体呈增长态势,说明中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有增强趋势;投入产出关联指数关联程度很弱,说明中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水平较低。总之,中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实际增加值在全球的比重不断上升,2002年至2014年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更深化了,但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很弱,融合较强的产业依次为电信、电子产品和房地产。


三、加快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因应之策

1.增加数字文化创意中间产品的进口和海外投资

由于中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整体水平发展不高,增加值率较低,增加数字文化创意中间产品的进口,不但能更深入的融入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而且对提升中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水平至关重要,尤其要重点增加与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联行业的高技术中间品进口。

政府应通过降低所得税和补贴等各种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增加数字文化创意中间品的进口,特别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股、控股和并购海外数字文化创意企业,引进更先进的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人才,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

企业应该更注重文化创意的原创性,将中华传统文化中更多的“好故事”融合到数字文化创意产品中;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产品的传播既传递产品的价值,也传播价值观,所以企业比政府更有优势在海外搭建中华文化的传播平台。讲故事是信息传播的最佳形式,讲故事既要讲事实、讲道理,更要讲形象、讲情感,讲形象能打动人,讲情感能感染人。企业应该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产品,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

2.强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从发达国家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近十几年来的发展轨迹和经验来看,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较强的产业为电信、其他服务、计算机电子产品制造、房地产、法律会计咨询、金融服务。而中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中计算机电子产品制造、法律会计咨询、工艺建筑和金融服务投入比重极少。中国相关部门不但要鼓励文化创意产业优先融合什么产业,更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既鼓励大型文化创意企业原创作品数字化,也要鼓励科技、金融支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是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其他文化创意产业,比如与传统民俗文化融合,既有利于加快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的速度,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活化和传承;另一方面,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与电信、计算机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建筑和法律会计咨询的融合也至关重要。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需要文化制造业和其他相关制造业的支撑,也需要融合度较高的服务业的高度融入。


作者简介

申海成,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两项,主持(执笔)大型央企委托课题两项,主持参与省市产业规划课题近十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企业国际生产组织模式、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和文化创意经济等。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