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院架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博士后
    • 荣誉教授
    • 讲席教授
    • 特聘教授
    •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 项目介绍
    • 通知公告
    • 教学动态
    • 常用下载
    •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 信息公告
    • 本科项目
    • 硕士项目
    • 博士项目
    • EDBA项目
    • 双学位项目
    •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 基础研究
    • 智库建设
    • 科研项目
    • 成果奖励
    • 学术论坛
    • 财经时评
    • 工作论文
    • 研究机构
    • 异地机构
    • 学术刊物
    •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学位项目
    • 交换项目
    • 假期学校
    • 名家讲座
    • 会议论坛
    •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我与经院
    • 校友会
    • 校友卡办理
    • 捐赠与发展
    • 校友平台
    • 校友服务中心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北大主页| 诚聘英才| 招生| English|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架构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博士后
    荣誉教授
    讲席教授
    特聘教授
    荣退教工
  • 教学培养
    项目介绍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常用下载
    联系我们
  • 招生工作
    信息公告
    本科项目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EDBA项目
    双学位项目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联系我们
  • 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
    智库建设
    科研项目
    成果奖励
    学术论坛
    财经时评
    工作论文
    研究机构
    异地机构
    学术刊物
    金融工程实验室
  • 国际交流
    合作交流
    学位项目
    交换项目
    假期学校
    名家讲座
    会议论坛
    成果感受
  • 学生培养
  • 高端教育
  • 校友中心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我与经院
    校友会
    校友卡办理
    捐赠与发展
    校友平台
    校友服务中心

专题报道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2019两会笔谈
  • 党史学习教育
  • 百家系列论坛
    院长论坛
    主编论坛
  • 海外论坛
    北美论坛
    欧洲论坛
    东南亚论坛
  • 工作坊
  • 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
  • 国际顶刊主编讲坛
  • 两会笔谈
    2025两会笔谈
    2024两会笔谈
    2023两会笔谈
    2022两会笔谈
    2021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2018两会笔谈
    2017两会笔谈
    2016两会笔谈
    2015两会笔谈
    2014两会笔谈
  • 总理考察
  • 主题教育
  • 社会捐赠
  • 国富公益书院
  • 国际会议
  • 招生工作
  • 年度十大新闻
  • 院庆专题
    百年院庆
    105周年院庆
  • 北大赛瑟论坛
    第十六届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
    第二十一届
  • 纪念吴树青先生
  • 纪念萧灼基先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两会笔谈» 2019两会笔谈

【两会笔谈·2019】钱立:有百利而无一害——再说减税

发布时间:2019-03-12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今年的减税目标,这是大好事。我在前年的两会笔谈中已经就减税问题做过阐述,鉴于其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想就此问题做进一步评论。

我们应该熟知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在一个专业化和分工发达的经济中,收入都是由劳动者、要素所有者和企业家在分工合作为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所创造,政府并不创造收入,而政府税收是对上述各生产主体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市场交换法则获得的收入的征收而获得。政府征税越多,各生产主体所剩余的收入就越少。当人们的收入减少时,这种减少一般来说都会分配到他们对消费和投资的减少中去。当然,每个人在这两方面的减少的比例不尽相同,是因人而异的。消费需求的减少直接压缩和抑制了人们从本来想要购买的消费品直至其一系列的生产它们的上游资本品的需求的减少。要素所有者和企业家所获报酬和利润的减少,又直接导致了相关行业一些企业的退出或者压缩生产规模,直接效应是引起对劳动力等要素的需求下降,增加了社会就业压力,同时导致各环节供给的下降。因此,当人们的收入下降,最基本的效应就是无论从需求侧看还是从供给侧看,都会使得由消费品开始带动的整个上游产业链上的产品的量减价升。减税,就是将本该属于生产者所得的收入尽量还给他们,这必将有利于经济朝向增长方向的发展。一个个微观产品、产业链的持续良性发展,加总之后才会有宏观经济的靓丽表现。

接下来我想纠正一些哪怕是在财政专家中都普遍存在着的对税收负担的误解,即以为对企业缴纳的税种的减税(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以及各种税费等),就是只减轻了企业负担;若是降低了个人所得税,就是对个人减轻负担了。这种误解源自于流行的主流经济学理论的不正确。其实,经济和市场的各部分和各环节是紧密联系的,是相互传导的。所以说,对企业负担的税负的减轻,通过这种传导机制,实际上会惠及很多人,即会令很多人的收入下降得少一些。个人所得税的减少,同样会通过人们收入下降的减少,而惠及对相应消费产品及其产业链中资本品需求的增加、投资的增加、企业利润的增加,以及使得相应的企业获得壮大的机会。因此从哪里开始减税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是要实实在在地实行减税,减税的规模才是重要而有意义的。

以上简要说明了减税将导致人们收入的上升,这必然会释放经济的潜能,使得经济向着增长的方向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但减税要能发挥其应有的功用,其根本还在于有政府压缩其本身开支的配合,这才可能使得政府所支配的经济资源尽量地回到居民个人的手中,发挥市场有效率配置资源的强大功能。若政府不能相应地大力压缩政府开支,政府支出依然居高不下,甚至节节攀升,那么所谓减税所希冀达到的目标就不过是海市蜃楼。因为政府支出的结果必然要与它所拥有的收入相匹配。如果一方面是减税,而另一方面政府支出不做改变,那么收支之差就必然会通过别的方式加以解决。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和多印货币的方式,也就是通过未来增税和人们手中货币的贬值的方式来实现,那么当前的减税就只不过是虚幻的、而不具有真实性的作用了。

很多人会认为,压缩政府公共开支,会导致许多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下降,进而降低中低收入人口、尤其是贫困人口的社会福利水平,从而扩大贫富差距,加剧社会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其实这些担忧几乎都是以不正确的经济理论作为依据的。我们必须谨记,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我们所称之为经济资源的总量都是给定的,你用它做这件事,就需要放弃它所能够做的那件事。每个人及其加总的经济活动,所做的就是怎样最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那么怎样做才会是最有效的呢?经济学理论已经雄辩地证明了,只有在充分保护每个人所具有的财产权利的制度下,每个人无论是在消费行为、还是在投资、生产行为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拥有的有限财富进行自主选择,才能将社会的经济资源配置到最佳状态。现在所流行的应由政府对教育、医疗、许多基础性设施进行提供的观念,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从本质上看,与其它许许多多产品相比,其经济意义没有根本区别,也是完全可以由市场提供的。我们每个人对市场化程度高的领域的产品和服务都有切身体会,就是这些领域的生产者总是想着法去追踪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消费者用手中的货币选票指示着自己的偏好,生产者则为了自己能获取利润而千方百计地帮助消费者满足其愿望。而一旦某领域为政府所过度管制甚至是垄断,政府就会因为各种原因使其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偏离多样性消费者的需要,从而使得资源配置成为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的配置。让那些当前还基本由政府提供(通过国有制企业)或者政府严格管控的行业逐步交由市场去解决,我们必将收获越来越丰富、多样、更能满足不同消费者偏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等产品和服务。

真正的市场经济同时也是分享型经济和共享型经济。中低收入者参加到市场的生产性活动中,他们会按照他们在创造价值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获得他们应有的那份收入,这是他们直接受益的一面。除了他们从直接收入中获得的利益外,经济中还存在着广泛的外部性作用。例如,我们每个人都从前人和同时代的同胞们的投资所积累的资本中获取额外的好处。因为正是资本的积累和增值,才使得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并从付出的同等劳动中获取更高的收入。在真正的市场经济中,中低收入者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无论何人想要不断地提高收入,唯有加入到市场的分工体系之中,别无其它的捷径。

减税和压缩政府开支同时能够极大地促进政府的精简化改革,与国务院坚持不懈狠抓的审批制度改革相协调,提高行政效率,把许多本应通过市场竞争去做的事交由市场去做,真正做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美国特朗普总统上任后推行的税改,是近些年来少有的税改大动作,几乎涉及美国联邦税收的所有方面。其核心就是大幅度减税,体现在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各级税率都有所下降,以及美国税制中广泛而复杂的收入抵扣和课税扣除的进一步扩大。税改帮助吸引产业投资回流美国和就业的扩大。一年多来,这些改革举措已显现出成效,美国实体经济增长强劲,产业的竞争力和后劲大有增强的趋势。这对我国来说应具有很强的示范和警示效应。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和保持领先,产业和企业的活力和资金的不断壮大具有根本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认为当下中央政府所提出的减税任务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只是希望这种改革能够排除万难而落到实处,并能够朝着这个方向持续下去,使之成为保护民众财产权、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等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钱立(qianli@pku.edu.cn)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学理论、经济思想史、财政税收等,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公共经济学、人类行动学原理(经济学部分)、美国税收制度等。

分享到:

电话(传真):010-62751460/010-62754237 Email:economics@pku.edu.cn

部门链接

  • 北大招办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部
  • 经济学院官微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版权所有